激活中原大地“一池春水”
——自然资源部服务经济大省挑大梁河南蹲点服务组工作见闻
“我们是来‘递凳子’解决问题的!”8月27日,在河南省南阳市,自然资源部服务经济大省挑大梁河南蹲点服务组组长、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副司长乔春磊在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座谈中,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
从6月4日进驻河南以来,由乔春磊和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专项调查处处长卢卫华、国际合作司国际合作二处副处长费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发展中心保护区处处长崔海鸥组成的河南蹲点服务组,马不停蹄地深入产业园区、田间地头、工厂企业和找矿一线,全面了解河南省在贯彻落实自然资源管理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倾听基层的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河南蹲点服务组已赴14个地级市34个县(市)78个点位调研,为释放中原大地的经济活力持续奔走。
广泛调研,找准难点,落实自然资源重点工作
河南既是重要的农业大省、区域性综合能源基地和通信枢纽,又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蹲点服务河南,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那么,如何快速为其“解难题、促发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经过全组成员讨论研判,决定先从广泛调研入手。他们一方面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各处室进行深入的业务交流,寻找自然资源管理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广泛倾听基层声音,围绕“现有政策是否起作用、需要哪些政策支持来释放活力、制度保障存在哪些问题”,切实解决基层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张图”建设,是自然资源系统今年的重点工作,是做好“四个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举措。刚进驻河南不久,蹲点服务组就指导河南厅和河南省林业局协同推进林草湿荒普查成果应用,支撑耕地保护和国土绿化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河南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三级调研员卢明介绍,为着力解决耕林矛盾,在蹲点服务组的指导下,河南厅和省林业局通力协作,完善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和林草湿荒调查监测协同工作机制,明确“一个部门提图斑、一支队伍跑调查、地类变化共同审”的工作模式,并充分利用普查成果,制定耕林园管理范围划定指引,统一地类认定和管理属性标注规则,开展管理边界矛盾冲突处理。
“部局正在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在林草湿荒普查基础上协同推进国土变更调查和林草湿荒调查监测,将为‘一张图’持续提供地类一致的自然资源统一现状图,支撑相关专项规划编制、解决林草管理范围交叉问题。”卢卫华说。
在基层调研中,蹲点服务组更多的是直面难点和问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开出“良方”。
“50多天来,我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8月27日,蹲点服务组在南阳市桐柏县调研李家畈水库土地要素保障相关情况时,桐柏县县长许晓燕激动地说。
李家畈水库是位于该县城郊乡、淮源镇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3193万立方米。该工程以防洪为主要功能,可将桐柏县城区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兼具灌溉、供水和生态补水功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蹲点服务组在调研中了解到,该工程分两期保障项目用地,一期为工程建设区,二期为淹没区。目前,一期工程由于县里对先行用地申报政策理解有偏差,部分区域临时用地还未完成批复;二期工程用地面积较大,权属调查和分户工作量大,组卷工作尚在推进中。
对此,蹲点服务组细致解释了相关申报政策,让县里相关部门抓紧组卷上报,同时表示将与相关部门对接尽快督办批复。“我们局也随时关注进展情况,确保民生工程的要素保障落实到位。”南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皇甫光宇表示。
这只是蹲点服务组调研帮扶的一个缩影。经过广泛调研,蹲点服务组梳理出河南在耕地保护、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勘查管理、审批服务事项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并建立了清单台账。
“只要方向正确,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那些我们没制定出来、没想到的具体措施,大家尽可以畅所欲言。”每到一处调研,乔春磊都直接让大家谈问题、说困难,并一一回应。
分类施策,疏通堵点,切实解决基层急迫难题
为做好服务经济大省挑大梁工作,按照自然资源部党组“解难题、促发展,与基层打成一片”的要求,蹲点服务组每到一地都与自然资源、林草部门及相关企业面对面交流,了解掌握当地企业发展现状、面临的困难和发展诉求。
7月31日,蹲点服务组实地调研金堆城汝阳钼业有限公司(简称金钼汝阳)时了解到,企业二期项目拟申请使用138.5公顷林地用于重要配套建设,正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作为河南省重点项目,如果使用林地审批不确定或难以快速获批,将直接影响合规经营和长期发展。
蹲点服务组当即将其纳入清单台账,与河南省林业局就企业反映的事项进行沟通,得知是企业在报批过程中对相关流程了解不全面,影响了后续报批进度。
在蹲点服务组协调沟通下,河南省林业局主动服务,对金钼汝阳使用林地申请办理流程进行精细化指导。仅用10天,企业使用林地得到快速批准,项目建设得以加快推进。“感谢蹲点服务组的协调推进,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金钼汝阳总经理李钢说。
“看到企业用林用地诉求得以快速解决,更增强了蹲点工作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我们向基层学、在干中学,既锤炼了党性,又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本领。”崔海鸥说。
针对调研中遇到的和梳理出的问题,蹲点服务组坚持换位思考,积极主动与省市县各级有关同志共同研究探讨,就不同的问题分类施策。
一是答疑解惑、立行立办。自然资源部政策已有明确要求,地方理解贯彻不到位的,立行立办,及时沟通解决。
例如,对濮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河南厅反馈的闲置工业用地适用新政策问题,蹲点服务组第一时间与相关司局沟通协调解决;针对地方希望优化耕地认定标准和程序,结合国土变更调查优化办法,给予具体明确和指导;围绕低品位、共伴生再评价工作中,关于河南省铼矿低于工业指标、无法回收利用的问题,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成立调研组,赴三门峡实地调研冶炼厂和矿山企业,了解选冶技术和矿山生产实际,对低品位、共伴生再评价工作给予技术指导,并印发文件,从经济可行、技术可行等多方面指导基层开展新增资源量复核工作,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是沟通协调、联络促办。蹲点服务组梳理形成各类请求事项62项,编制工作台账,发相关司局征求意见。除沟通解释解决的问题外,及时将各司局提出的解决措施反馈河南省。
针对探索开展编制多种形式详细规划的事项,蹲点服务组鼓励地方依据部《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工作的通知》,探索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级深度的详细规划编制;针对河南省部分钼矿存在品位低、难选冶的客观实际,造成个别矿山企业难以达到国家“三率”指标的现行政策空白区,研究确定特殊条件下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论证方案。
三是出谋划策、携手同干。蹲点服务组积极主动为基层碰到的谋发展、想干事但又苦于没有政策依据的情况出谋划策。例如,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个新矿种。但当前因缺乏高纯石英矿的工业指标及矿种勘查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勘查评价工作的规范化推进。蹲点服务组积极协调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联合豫地集团、河南省地质研究院等单位组成工作专班,加快推进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
“蹲点服务就是连接部局和基层的直通车和快速道,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站在基层视角,设身处地为地方解决实际困难。”卢卫华说。
同题共答,锤炼作风,结合蹲点实际提出建议
碧波荡漾、水鸟飞翔……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中原地区还可以看“海”。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
千里调水,始于淅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背后,是河南省淅川县为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在半个多世纪累计搬迁近40万人、淹没耕地41.6万亩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淅川县紧密围绕提升库区周边水源涵养能力、改善库区水质量环境、强化水污染防治及水土保持等核心目标,深入谋划推进“山水工程”,并顺利完成前期各项工作。淅川县“山水工程”计划实施面积达2820平方千米,是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地丹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河南省项目实施区总面积的26.67%。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山水工程”对于淅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8月28日,蹲点服务组的到来,正好为淅川县推进“山水工程”把脉建言。蹲点服务组认为,“山水工程”意义重大,要进一步理顺项目、资源、技术力量等各种关系,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统筹提升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库周边多是第四纪淤砂,尤其在水位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会有水土流失甚至面源污染、石漠化等很多问题。尤其是下面没有基岩,要在砂土上附着设施,难度挺大。一定要做成让百姓放心的精品工程。”乔春磊说。
“讲到我们心坎上了!”淅川县委书记张志强表示,蹲点服务组的建议切中要害、可行性强,淅川将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把库区群众的生态生产生活问题解决好。
事实上,在给自然资源部的阶段性汇报交流中,蹲点服务组已经将支持河南申报南水北调“山水工程”写入工作建议中,与部相关司局同题共答,希望从政策层面推动解决。与丹江流域“山水工程”一同写入的,还有蹲点服务组调研归纳的多项建议,内容涉及强化耕地保护全链条监管、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加强用地要素保障、加快新矿产资源法配套制度建设、出台支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
“服务经济大省挑大梁,不是一句空话。部里派我们来蹲点服务,就是为了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加快推动解决基层发展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我十分珍惜这次蹲点服务的机会,能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助力经济大省挑大梁,感到很有意义、收获很大。”费玥深有感触地说。
3个多月的时间,蹲点服务组成员深入一线,深刻体会到基层管理工作者的难处和企事业单位的期盼;他们坚持“现场看、当面听、直接办”,在田间地头和项目现场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面对复杂棘手问题,不推诿、不回避。地方提出的很多问题,超出了蹲点服务组熟悉的业务领域,他们一方面认真学习自然资源相关领域的政策规定,一方面与厅局相关处室的同志深入沟通,把问题和原因分析透彻,并及时与部相关司局对接,探讨解决办法。
初秋的中原大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蹲点服务组的足迹,正逐渐遍布河南所有地市。他们相信,有了自然资源力量的注入,河南这个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定会扛得更牢更实。
文字
文字编辑
新媒体编辑
|
|
|
王瑜
王中建
赵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