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标签: 中菲关系

中菲摊牌了!一场台风撕开了中菲关系的裂痕,2025年7月24日台风“竹节草”

中菲摊牌了!一场台风撕开了中菲关系的裂痕,2025年7月24日台风“竹节草”

中菲摊牌了!一场台风撕开了中菲关系的裂痕,2025年7月24日台风“竹节草”两度登陆菲律宾,拉乌尼翁省等地区陷入灾难状态,超627万人受灾,农业和基础设施损失超过90亿比索。按照往年惯例,中国本应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但这次北京选择了沉默,更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台风过境后明确表态,将菲律宾定性为“不折不扣的麻烦制造者、危险制造者”。这番罕见严厉的措辞,标志着两国关系已从隐忍博弈走向摊牌时刻。菲律宾遭遇自然灾害时,中国曾多次提供援助。2013年“海燕”台风后,中国迅速提供200万美元现金、1万吨大米和500顶帐篷;2021年“雷伊”台风,中方通过红十字会捐赠400万元人民币物资。但此次“竹节草”来袭,中国外交部仅发布领事提醒,未提及任何援助计划。这种反常背后,是菲律宾持续挑衅消耗了中方的善意。2025年7月15日,菲律宾海警9701船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多次高速穿航中国海警舰艇船尾,最近距离仅百米,严重威胁中方船只安全。这并非孤立事件,自2024年以来,菲律宾船只频繁闯入南沙群岛仙宾礁、铁线礁等海域,甚至搭载媒体记者跟拍,企图制造舆论压力。更令中方不满的是,菲律宾在接受中国援助的同时,却联合美日印澳等国在南海搞军事演习,7月下旬七国联合军演规模创历史新高。这种“一边要帮忙,一边背后使坏”的行为,彻底透支了中菲之间的信任。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由来已久,自1999年将“马德雷山”号军舰非法坐滩仁爱礁以来,菲律宾一直试图通过定期补给维持存在。2025年7月27日,菲律宾海警再次试图突破中国对仁爱礁的管控,结果在360秒内被中国海警驱离,创下“东南亚最短对抗”纪录。中方明确表示,仅允许菲律宾运送生活物资,坚决反对任何加固军舰的行为。菲律宾的挑衅不仅限于仁爱礁。2025年4月,菲律宾派遣船只闯入铁线礁附近海域,企图非法登礁采集砂样;5月,菲律宾联合美澳在南海举行“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联合巡航,试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更值得警惕的是,印度海军在7月三次派遣主力舰艇进入南海,与美菲澳实施联合巡航,试图分散中国在陆地边境的防御重心。面对菲律宾的步步紧逼,中方采取了多维度反制措施,在执法层面,中国海警加强了对南海岛礁的常态化巡航。2025年4月,中国海警登临铁线礁开展维权行动,清理岛上垃圾并展示五星红旗宣示主权。在军事层面,解放军轰-6K轰炸机编队进驻西沙永兴岛,与南沙永暑礁等基地形成联动,构建“拒止”能力极强的防御体系。外交上,中方措辞愈发严厉。2025年7月30日,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指出,菲律宾“不仅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还迎合域外势力在南海搅局作乱”。这种定性意味着中方已将菲律宾视为破坏地区稳定的主要因素,而非单纯的争议方。中菲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从菲律宾方面看,马科斯政府试图通过对外强硬转移国内政治压力。2025年中期选举后,马科斯支持的执政联盟在参议院改选中仅赢得6席,不及预期目标,于是试图以对外挑衅掩盖国内治理不力。此外,菲律宾还将南海问题作为向美国等域外势力换取军事援助的筹码,2025年7月与美日印澳签署的军事合作协议,就是这种策略的体现。从中国方面看,菲律宾的行为已触碰核心利益红线。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主张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而菲律宾的单边行动严重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方的沉默和强硬表态,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中国不会因任何外部压力妥协。这场由台风引发的外交危机,本质上是中菲战略互信彻底破裂的缩影,菲律宾试图通过“倚美制华”谋取不当利益,而中国则以“主权不容侵犯”回应。未来,随着美国等域外势力的持续介入,南海局势可能进一步复杂化。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中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挑衅都将遭到迎头痛击。
菲防长喊话中国,解放军接了,第一击选在中方主场,俄已选边站南海的局势,随着菲

菲防长喊话中国,解放军接了,第一击选在中方主场,俄已选边站南海的局势,随着菲

菲防长喊话中国,解放军接了,第一击选在中方主场,俄已选边站南海的局势,随着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的一番话,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特奥多罗在公开场合表示,将菲律宾军队的战略重心转向应对中国所谓的“侵略”。这番话不是外交辞令的延伸,而是一张充满火药味的挑战书,直接递到了北京的门口。更微妙的是,俄罗斯也在这一节骨眼上表态站队中国,使得南海棋局的参与方和格局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的言论并非突然之举,2025年7月,他在美印太司令部会议上妄称中国是东南亚“和平破坏者”,鼓动国际干预南海,企图扩大《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范围引外部势力介入。他还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多次抨击中国,语气强硬、措辞激烈,颠倒事实,称中国在南海的正当维权行动是“破坏和平”。面对菲律宾的挑衅,解放军迅速做出反应,7月30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在例行记者会上直言,解放军已经接下挑战书,菲律宾是“麻烦制造者”和“危险制造者”。紧接着,解放军南部战区在黄岩岛附近展开战备警巡,海军舰艇和空军战机在黄岩岛领海边缘执行任务,飞行员和舰艇编队报告任务按计划实施。此外,山东舰航母编队在菲北部海域执行年度训练任务,进一步检验提升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俄罗斯的态度也十分明确。俄罗斯外交部多次声明,南海紧张局势是由于域外国家干涉导致的,主张争议各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2025年8月1日,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开幕,双方将开展援潜救生、联合反潜、防空反导、对海作战等课目演练,并进行实际使用武器训练。演习结束后,中俄双方还将在西太平洋相关海域组织海上联合巡航,菲律宾的挑衅行为,并非出于突然的战略转变,而更像是一种被国内局势裹挟下的“结构性反应”。菲律宾国内政治斗争激烈,马科斯政府面临副总统莎拉的挑战,军方高层心向何方尚不明确,此外菲律宾军事实力较弱,依赖美国支持,但美国实际援助有限。2025年4月,菲律宾民众抗议美菲“肩并肩”军演,挥舞标语反对军演,认为军演威胁地区安全和稳定。在国际背景下,美菲加强军事合作,试图在南海和台海问题上牵制中国,2025年4月,美菲启动“巴利卡坦2025”军演,涉及1.4万多名士兵,美国派了8000多人,菲律宾出动6000多。然而,美国的支持更多停留在口头上,特朗普曾当着马科斯的面表示对中菲关系不感兴趣,只在乎中美关系。相比之下,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更加务实,中俄不仅在军事上联合演习,还在外交上相互支持。俄罗斯反对任何域外势力干涉南海,支持中国维护南海稳定的努力,这种中俄之间的战略协同,对菲律宾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东盟国家整体上倾向于中立,反对外部干涉。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东盟国家强调通过对话解决南海问题,支持中国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南海行为准则”谈判,目标是2026年前达成具法律约束力的条文,菲律宾的挑衅行为,不仅破坏了中菲关系,也损害了东盟团结。王毅外长在东盟外长会上指出,菲律宾若继续充当外部势力的马前卒,最终只会成为牺牲品。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共同加强海上对话机制,推动海洋生态保护、海上搜救等实质性合作项目,为准则落地铺设基础。南海的未来,不应是冲突的代名词,而应是合作与共赢的象征,中国将继续坚定捍卫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愿与东盟国家一道,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菲律宾若继续挑衅,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自食其果。
菲律宾这次要失算了,而且是大大的失算了!菲律宾遭了台风灾害,各国都在帮忙,但中国

菲律宾这次要失算了,而且是大大的失算了!菲律宾遭了台风灾害,各国都在帮忙,但中国

菲律宾这次要失算了,而且是大大的失算了!菲律宾遭了台风灾害,各国都在帮忙,但中国这次就发了条“精神上支持“的消息,钱和物资都没提,这可不是中国小气,而是菲律宾自己把路走窄了。2025年7月,台风“韦帕”横扫菲律宾,吕宋岛、米沙鄢群岛和棉兰老岛一片狼藉,无数家庭流离失所,经济损失更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按理说作为邻居,中国历来都是二话不说就伸手帮忙的,可这次愣是连物资的影子都没见着,这背后的道道可深着呢。要知道,中国在国际上向来是出了名的仗义。就拿2013年菲律宾遭遇“海燕”台风来说,中国二话不说就送去了价值不菲的物资和资金,帮着菲律宾渡过难关。2023年“杜苏芮”台风来袭,中国同样没含糊,及时伸出援手。可这次为啥就变了呢?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菲之间的关系早就因为南海问题闹得不太愉快了。菲律宾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又是拉着美国搞联合军演,又是在仁爱礁、黄岩岛附近挑衅滋事。就说2025年4月的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吧,规模搞得那叫一个大,还把反舰导弹系统部署在了吕宋岛北部,明摆着就是针对中国。这种做法,无异于在中菲关系的火堆上浇了一桶油,让原本就紧张的局势雪上加霜。中国外交部当时就明确表态,反对任何国家以台湾问题为借口强化军事部署,可菲律宾愣是把这些警告当成了耳旁风。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中国的对外援助向来是有原则的,讲究的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你对我好,我自然也会对你掏心窝子;可要是你在背后捅刀子,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菲律宾一边享受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合作红利,一边又在南海问题上给中国添堵,这种“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做法,任谁也忍不了。再看看其他国家的反应,美国和欧盟虽然也宣布了援助计划,但那点钱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菲律宾的实际问题。美国的援助还是通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拿出来的,说白了就是不想自己多掏腰包。欧盟27个国家凑在一起,总共才拿出那么点钱,平均到每个国家就更少得可怜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菲律宾在国际上的人缘儿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菲律宾这次失算,说白了就是没认清自己的位置。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小国要是想在大国之间玩平衡,就得有足够的智慧和分寸。可菲律宾倒好,一门心思地往美国怀里钻,以为抱住了美国的大腿就能为所欲为,却忘了中国才是对它影响最大的邻居。这种“远交近攻”的策略,在现实面前显得格外幼稚。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菲律宾国内居然还有人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国际舆论”上,幻想着通过道德绑架来迫使中国改变态度。可他们忘了,国际舆论这东西,向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在自身利益面前,那些西方国家的承诺往往都是靠不住的。菲律宾的这次遭遇,其实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在国际交往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想要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就得学会审时度势,不能被短期的利益冲昏了头脑。菲律宾要是继续在南海问题上一条道走到黑,恐怕以后这样的“失算”还会更多。说到底,中国这次的反应,并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态度的表达。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要是不把我当回事,我自然也不会热脸贴冷屁股。菲律宾要是真的想改善和中国的关系,就得拿出实际行动来,而不是一边挑衅一边又想着要好处。否则,就别怪中国在关键时候“袖手旁观”了。来源:泰州日报社菲律宾遇灾盼中国援助,沉默回应引波澜,往昔情谊今不同
菲律宾又来求中国了?这国家怕不是脑袋进水了吧?最近菲律宾的一系列操作让人摸不着

菲律宾又来求中国了?这国家怕不是脑袋进水了吧?最近菲律宾的一系列操作让人摸不着

菲律宾又来求中国了?这国家怕不是脑袋进水了吧?最近菲律宾的一系列操作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个国家前脚刚和美国、日本在南海搞大规模联合军演,出动航母和战舰在敏感区域频繁活动,摆明了是要对着中国比划军事肌肉。紧接着,一场接一场的台风就席卷了菲律宾,全国多地被洪水泡成了“泽国”,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数百万人受灾。结果呢,菲律宾转头就开始喊中国“快来救命”,这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更离谱的是,一些西方媒体也跟着凑热闹,他们摆出一副道德优越感,对着中国指指点点,说什么“中国救灾经验丰富、人民善良,应该帮帮菲律宾”。这哪里是夸人,分明是道德绑架!难不成以后谁要是扇了中国一巴掌,只要一哭穷,中国就得递上药和饭?这种逻辑简直可笑至极。菲律宾的这此这场灾难确实严重,2025年7月,台风“韦帕”、“范斯高”和“竹节草”接连来袭,再加上西南季风的影响,菲律宾全国超过529万人受灾,农业损失超过7.6亿比索,基础设施损失更是高达50亿比索。许多地方的房屋被冲毁,道路被淹没,民众生活陷入困境。面对这样的灾情,菲律宾政府本应积极救灾,可他们却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希望中国能伸出援手。但别忘了,菲律宾在灾情发生前都干了些什么。2025年4月到5月,菲律宾和美国、日本等国搞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肩并肩”联合军演。这场演习封锁了巴士海峡,还使用了中程导弹系统,摆明了是要在南海向中国示威。更过分的是,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2025年7月访美时,还和美国讨论在苏比克湾建设弹药厂,说是要“自力更生”,实际上就是想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对抗中国。这种行为,让中菲关系变得十分紧张。中国向来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秉持着人道主义精神。过去,菲律宾遭遇自然灾害时,中国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2021年,菲律宾发生台风灾害,中国政府提供了100万美元的紧急救灾现金援助和1万吨大米;2022年,中国又向菲律宾提供了500万人民币救灾资金和价值2000万人民币的救灾物资。这些援助,都是中国出于善意,希望能帮助菲律宾人民渡过难关。但这一次,中国却对菲律宾的求助采取了“冷处理”。中国外交部虽然对菲律宾的灾情表示了同情和慰问,但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提供直接的物资或资金援助。这并不是中国没有同情心,而是菲律宾的一些做法让人心寒。菲律宾一边接受中国的援助,一边又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甚至和美国合作,在军事上针对中国。这种“一边吃着中国的饭,一边砸中国的锅”的行为,任谁也无法接受。西方媒体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指责中国,更是毫无道理。他们只看到了中国没有提供援助,却对菲律宾的挑衅行为视而不见。他们似乎忘记了,中国的援助从来都不是义务,而是善意的体现。中国有自己的主权和尊严,不会因为任何国家的道德绑架就放弃自己的立场。说白了,帮不帮菲律宾,是中国自己的事,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中国不是冤大头,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农夫与蛇”的故事。菲律宾如果真的想得到中国的帮助,就应该先反思自己的行为,尊重中国的主权和利益。只有这样,中菲关系才能回到正轨,中国也才会考虑继续提供援助。

女子竟被菲律宾丈夫这样对待!近期中菲关系紧张,这矛盾竟也延伸到了家庭里。女子路过

近期中菲关系紧张,这矛盾竟也延伸到了家庭里。女子路过站在牛旁的丈夫时,冷不丁被一脚踹倒。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伤害不是来自身旁的牛,而是枕边人。本是同床共枕的夫妻,却因国际关系紧张就反目成仇,这也太让人寒心。感情...
华人女子嫁给了菲律宾男子,因为近期中菲关系紧张,菲律宾男子处处针对女子。男子站在

华人女子嫁给了菲律宾男子,因为近期中菲关系紧张,菲律宾男子处处针对女子。男子站在

华人女子嫁给了菲律宾男子,因为近期中菲关系紧张,菲律宾男子处处针对女子。男子站在一头牛身边,女子从他身后路过,被他一脚踹倒在地上。恐怕女子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脚不是牛踹的。
“要是中国愿意,菲律宾可以成为中国的一个省!”2018年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公开

“要是中国愿意,菲律宾可以成为中国的一个省!”2018年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公开

“要是中国愿意,菲律宾可以成为中国的一个省!”2018年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公开表态,事后就连菲律宾国内的人也在骂他愚蠢,那他当时为何要这样说呢?他真的愿意归于中国吗?2018年,杜特尔特正推动中菲关系改善。此前阿基诺三世时期,中菲因南海问题闹得很僵,杜特尔特上台后,想扭转这一局面。他这话虽夸张,却能迅速吸引中国的注意,为中菲合作创造契机。毕竟,在国际政治中,语出惊人往往是打破僵局的一种手段。杜特尔特心里打的第一个小算盘,就是经济利益。菲律宾是个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落后,急需资金和技术。杜特尔特推出“大建特建”计划,需要大量投资。而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有能力也有意愿参与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建设。杜特尔特说这话,其实是在向中国示好,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投资。事实也证明,他任内中菲合作项目不断,如比诺多—因特拉穆罗斯大桥、赤口河灌溉项目等,这些项目为菲律宾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其二,杜特尔特想在中美之间搞平衡。当时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重返亚太”战略,菲律宾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但杜特尔特不想完全受制于美国,他希望菲律宾能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他说“菲律宾可成中国一省”,某种程度上是对美国的一种敲打,提醒美国不要忽视菲律宾的利益。其三,杜特尔特的言论有国内政治考量。菲律宾国内政治复杂,各政治势力盘根错节。杜特尔特来自南部棉兰老岛,与传统政治精英存在矛盾。他需要通过一些激进言论来巩固自己的支持率,尤其是争取底层民众和华人的支持。后来菲律宾总统府出来解释,说这只是为了让华人高兴,没别的意思。这解释虽有安抚国内舆论的成分,但也不完全是假话。杜特尔特确实想通过这种方式改善中菲关系,为菲律宾争取更多利益。他的言论虽夸张,但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基于对中菲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菲律宾国家利益的考量。杜特尔特真的愿意让菲律宾成为中国的一个省吗?显然不可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杜特尔特作为一国总统,不可能拿这个开玩笑。他的言论更多是一种外交策略,是为了实现菲律宾的国家利益最大化。说白了,杜特尔特的这句话,就是一种政治手段,他心里清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他的这种策略,虽然有些大胆,但也反映了他作为政治家的务实和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