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标签: 巴西

外战强,内战弱,成为桥本帆乃香的一大短板!wTT挑战赛巴西站女单半决赛,桥本帆乃

外战强,内战弱,成为桥本帆乃香的一大短板!wTT挑战赛巴西站女单半决赛,桥本帆乃

外战强,内战弱,成为桥本帆乃香的一大短板!wTT挑战赛巴西站女单半决赛,桥本帆乃香与张本美和打到决胜局惜败!这让她心有不甘,一脸的落寞。记得在wTT挑战赛金奈站的女单决赛中,桥本帆乃香也是惜败张本美和,站在领奖台上的她,表情凝重,一脸的不服气。桥本帆乃香打外协选手战绩不俗,几乎少有败绩。但打国内选手就不行了,伊藤美诚、张本美和等国内选手几乎都克她。这使得桥内帆乃香很纠结,很无奈!她憋着劲要翻过来,却难以如愿,成为她心中的块垒,挥之不去。桥本帆乃香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在内战中变的强大,否则,难以有大的作为。
TA:伯恩茅斯门将内托回归巴西联赛,免签加盟博塔弗戈

TA:伯恩茅斯门将内托回归巴西联赛,免签加盟博塔弗戈

虎扑08月05日讯TheAthleticUK王牌记者DavidOrnstein的最新报道,博塔弗戈已与伯恩茅斯达成协议,签下巴西门将内托。这位36岁的巴西门将计划于周一晚飞往里约热内卢,接受体检后完成转会。这笔转会无需支付转会费,但作为...
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不管是印度、巴西还是中国,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易石油和天

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不管是印度、巴西还是中国,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易石油和天

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不管是印度、巴西还是中国,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易石油和天然气的话,我们将对你们采取100%的次级税制裁!北约秘书长吕特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对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祭出“100%次级税制裁”的狠招!这种把“连坐法”玩到极致的操作,简直是把全球能源市场当自家后院,把国际法当厕纸。不过这次北约显然踢到了铁板——中国反手就是一句“反对非法单边制裁”,印度直接呛声“战略自主不容干涉”,巴西更是冷笑“北约管得太宽”。这出戏码,活脱脱就是现代版的“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只不过这次风车是三个腰缠万贯的大块头,而堂吉诃德手里的长矛,早就锈迹斑斑了。吕特嘴里的“次级税制裁”,说白了就是“我制裁俄罗斯,你敢买俄罗斯的东西,我就连你一起罚”。这招美国当年对伊朗用过,确实让欧洲企业吓得够呛,但这次对象换成中国和印度,北约显然低估了这两个“基建狂魔”的反制能力。要知道,中国和印度可是占了俄罗斯石油出口的54%,两国合计每天从俄罗斯进口350万桶原油,这要是真被北约掐断,全球油价怕是要直接飙升到150美元/桶。到时候欧洲那些哭着喊着要制裁的国家,怕是得抱着美国大腿求天然气了——毕竟现在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价格,已经是俄罗斯管道气的3倍了。更讽刺的是,北约成员国自己才是俄罗斯能源的“忠实客户”。芬兰智库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购买俄罗斯能源花了219亿欧元,比给乌克兰的187亿欧元军援还多。土耳其更是偷偷摸摸买了俄罗斯40%的石油产品,转手就高价卖给欧洲盟友。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标,连印度都看不下去了:“你们买俄油的时候咋不说制裁?现在反过来教训我们,要点脸行吗?”面对北约的威胁,中国直接甩出“王炸”: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连续三次强调“反对长臂管辖”,商务部更是悄悄收紧了稀土出口审批——要知道,全球90%的高端芯片都离不开中国稀土。印度则祭出“能源多元化”大旗,一边和中东谈新油田,一边加速推进卢比-卢布结算体系,甚至打算重启中俄印三方机制。最绝的是巴西,卢拉总统直接放话:“北约再啰嗦,我们就和俄罗斯搞南美能源联盟。”这三个国家一合计,中俄印巴的石油进口量加起来占全球38%,真要联合起来搞个“去美元能源圈”,北约的制裁立马就成了废纸一张。更让北约头疼的是,中俄印早就搭建好了“去美元结算高速公路”。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95%用本币结算,印度也和俄罗斯搞起了“迪拜中转支付”,巴西更是直接用雷亚尔买俄罗斯化肥。这种“绕开SWIFT系统”的操作,让北约的“美元大棒”彻底失灵。就像印度石油部长普里说的:“我们有40个石油供应国,就算俄罗斯断供,沙特和美国的油轮早就排队等着了——只不过价格嘛,嘿嘿。”就在北约忙着对外放狠话的时候,欧洲内部已经吵得不可开交。德国工业界联名上书:“再制裁下去,我们的化工厂都要停工了!”法国农民举着“还我天然气”的牌子在巴黎游行,因为电价已经涨到了0.5欧元/度,是中国的3倍。更搞笑的是,美国一边要求欧洲制裁俄罗斯,一边把自己的液化天然气价格炒到275美元/千立方米,比俄罗斯原价高出200美元。这种“左手制裁,右手卖高价”的操作,连欧洲媒体都看不下去了:“美国这是在发战争财,而我们在买单!”更要命的是,北约的制裁还催生了一个“怪胎”——中俄印巴的“反制裁联盟”。三国不仅计划建立独立的能源结算系统,还打算联合开发北极油气田。中国的特高压电网、印度的基建能力、巴西的淡水河谷铁矿,再加上俄罗斯的能源储备,这个“能源金砖四国”组合,简直就是为了绕开北约制裁量身定制的。有分析人士调侃:“北约这是在帮中俄印巴做媒,把三个原本互相提防的国家,生生逼成了战略伙伴。”
“饿死十四亿人”近期美国大使放出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

“饿死十四亿人”近期美国大使放出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

“饿死十四亿人”近期美国大使放出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亿人挨饿。在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于2024年春季发布的一条社交媒体消息中,他指出了中国在某些农产品进口上的依赖程度,并强调食品安全与国家安全相关。这条消息迅速引发广泛解读,有人将其视为潜在压力信号,暗示如果中美关系紧张,可能影响这些物资供应。这样的言论是否会演变为实际行动?中国粮食和能源体系能否经受考验?这关系到十四亿人口的稳定生活。中美经贸关系自2018年起进入摩擦期,涉及技术转让、市场准入和供应链安全等领域。2024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130亿斤,人均分配接近1000斤,超过国际安全标准一倍。大豆进口虽占较大比例,但主要用于榨油和牲畜饲料,主粮如稻谷和小麦的自给率保持在100%。中央储备粮足够全国一年消费,地方库存也充足。即使在疫情高峰期,超市米面供应从未中断,仅靠地方储备就已足够。能源方面,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多样化,俄罗斯作为最大供应国,通过管道直接输送。马来西亚石油价格低廉且供应充足,中巴经济走廊避开马六甲海峡风险。战略石油储备可支撑96天,加上企业和地方存量,能维持数月。煤制油技术每年产能1000万吨,作为应急手段。中国稀土资源占全球70%,用于F-35战斗机等关键部件。如果能源中断,美国自身也可能面临供应链问题。国际上,中国与巴西签订大豆长期协议,与非洲多个国家开展农业合作,提供紧急援助和技术支持。袁隆平杂交水稻亩产超2000斤,农科院2024年十大进展包括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提高大豆产量。这些举措确保粮食安全不受单一来源影响。美国学者1996年曾质疑谁来养活中国,28年后,中国产量翻番,储备增加两倍。相比之下,美国加州2024年干旱导致小麦减产15%,面包价格上涨两成。伯恩斯消息发布后,被视为强调中国进口依赖,部分媒体解读为如果中国不配合政策,可能面临中断风险。但中国回应强调自给能力,农业部门公布数据,显示主粮独立。能源进口从俄罗斯、沙特、伊拉克和巴西等国,俄罗斯石油进口量是美国的十倍,价格低3美元一桶。这些国家不会轻易放弃数百亿美元贸易。中国还通过国际合作增强韧性,向非洲25国提供粮食援助,在苏丹建项目教种粮养鱼。巴西大豆和阿根廷玉米依赖中国市场,如果中断,其农场主将受重创。中国用全球9%耕地养活20%人口,靠技术和勤劳双手。伯恩斯继续在北京任职,参与对话,但中国体系稳固,未受实质干扰。全球70%稀土在中国,影响美国军工。2024年,中国粮食产量14130亿斤,确保人均充足。进口大豆用于非食用领域,主粮自足。储备体系分中央和地方,疫情时未动用中央库存。石油来源多,管道从俄罗斯直达。战略储备96天,煤制油备用。杂交水稻技术提升产量,基因编辑进步。国际协议锁定供应,援助增强影响力。美国自身面临干旱减产。伯恩斯言论基于数据,但中国回应显示独立性。能源多样化避免风险。农业合作覆盖非洲多国。巴西协议稳定大豆进口。面对美国大使的言论,你怎么看中国粮食和能源独立能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一起讨论中美关系未来走向。
不要小瞧菲律宾,他也抓住了我们的软肋!这个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家,虽然面

不要小瞧菲律宾,他也抓住了我们的软肋!这个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家,虽然面

不要小瞧菲律宾,他也抓住了我们的软肋!这个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家,虽然面积不大,但玩起地缘政治来可一点都不含糊。菲律宾就像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收费站",全球最繁忙的南海航线就从它家门口经过,每年有3.4万亿美元的货物要从这里走,相当于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航运量,这么重要的位置,让菲律宾在国际上说话的分量比它实际面积要大得多。菲律宾的巴拉望岛、苏禄海等区域,恰似航道上的“咽喉要道”,而其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更让这片海域成为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作为美国前殖民地,菲律宾自1951年签署《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以来,始终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这种长期的殖民历史与军事同盟关系,使得菲律宾的安全政策深度嵌入美国的战略框架。美国在菲律宾的9个驻军基地中,有3个位于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吕宋岛,2个在南海前沿的巴拉望岛,形成对台海和南海的双重监控网络。2025年美菲“肩并肩”军演中,澳大利亚和日本首次以独立身份参演,标志着“美日澳菲”四边军事协作雏形初现,试图构建针对特定战略对手的“隐形同盟”。美国在菲律宾部署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射程覆盖南海主要航道,其战略威慑作用远超军事范畴,实质是对全球供应链稳定的潜在威胁。菲律宾的外交策略呈现出典型的“小国大外交”特征。一方面,其经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中国连续六年成为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双边贸易额达820.5亿美元,菲对华出口的香蕉、菠萝等农产品占其出口总额的30%以上。另一方面,其安全政策却倒向美国,通过开放军事基地、参与联合军演等方式换取美国的安全承诺。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双重依赖,使得菲律宾在中美之间反复摇摆,试图最大化自身利益。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策略,不仅允许美国新增4个军事基地,还积极参与美日澳菲四边机制,试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2016年的仲裁裁决虽被中国明确拒绝,但菲律宾仍以此为借口,联合美国等国家在南海制造摩擦。菲律宾多次派遣船只闯入黄岩岛、仁爱礁海域,声称是在“维护仲裁结果”。对此,中国采取了多维度反制措施:在法理上,中国外交部多次发表声明,指出仲裁庭越权管辖、滥用程序;在执法上,中国海警常态化巡航南海,2025年2月,中国海军055大驱率队经巴西兰海峡前出远海演训,以实际行动展示维护主权的决心;在舆论上,中国发布南海岛礁生态报告,揭露菲律宾破坏环境的行为,同时与东盟国家加快磋商“南海行为准则”,争取国际社会支持。菲律宾的舆论战策略同样不容忽视。其通过系统性操纵“突显强度”、叙事框架和身份定位,将中菲岛礁争议包装为“中国挑战国际规则”的地区安全危机。2023年以来月均策划20余次挑衅事件,从仁爱礁“强闯运补”、黄岩岛“氰化物捕鱼”等无端指控,到通过精心剪辑视频、邀请CNN等西方媒体随船拍摄,将中国常规执法歪曲为“军事霸凌”。这种策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妙手项目”的策划支持下,已形成分工明确、渠道多元的认知战体系。显然,菲律宾虽实力有限,但其深谙利用大国矛盾的技巧,通过地缘政治操作为自身谋取利益。这一现实提醒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竞争早已超越单纯的军事对抗,而是涉及经济、法律、舆论等多维度的综合博弈。
巴西女排伟大的墙姐卡罗尔官宣退役了。这也是巴西女排历史上拦网非常好的一个副攻,虽

巴西女排伟大的墙姐卡罗尔官宣退役了。这也是巴西女排历史上拦网非常好的一个副攻,虽

来源:邱彼岸 发表时间:2025/08/04 14:29:03 巴西女排伟大的墙姐卡罗尔官宣退役了。...在巴西女排人才辈出的时候,选择激流勇退也是一个很睿智的选择,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况且现在巴西女排的年轻副攻发挥一点不弱于有经验的副攻。
巴西“墙姐”卡罗尔宣布退出国家队,系知名跨国拉拉组合一员

巴西“墙姐”卡罗尔宣布退出国家队,系知名跨国拉拉组合一员

巴西“墙姐”卡罗尔宣布退出国家队,系知名跨国拉拉组合一员【巴西“墙姐”卡罗尔宣布退出国家队】以拦网见长的巴西女排“墙姐”卡罗尔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告别国家队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享受家庭生活这个“家庭”是知名的跨国拉拉组合荷兰主攻布伊吉斯+巴西副攻卡罗尔她俩在2023年登记结婚一起先后在意大利甲级联赛和巴西超级联赛效力过新赛季将携手征战美国联赛有可能跟首次留洋的龚翔宇成为队友
巴西总统宣布重大决定,白宫目瞪口呆:中方这次真成大赢家了卢拉通过社媒直播方式

巴西总统宣布重大决定,白宫目瞪口呆:中方这次真成大赢家了卢拉通过社媒直播方式

巴西总统宣布重大决定,白宫目瞪口呆:中方这次真成大赢家了卢拉通过社媒直播方式在执政党大会上发表声明:巴西“不再依赖美国”,也不会允许美国对巴搞“强加政治”。这是巴西对美国向其施加50%惩罚性关税的最新回应,也是最高层级的回应。卢拉还强调,巴西如今“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贸易关系”,因此尽管面临美方极限施压,但内心却很安稳。彭博社表示,此话明显主要指巴西与东大的关系,东大是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现在,可能会因为川普的一番操作而让东大也成为巴西的“政治伙伴”。美媒认为,卢拉宣布巴西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美国,指向的不止经济关系,还有地缘和政治关系。东大已经是巴西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欢迎巴西想要加入一带一路的提议,在经济上两国越来越紧密,而且关系牢固。在当前新形势下,卢拉政府想要推动巴西整体上远离美国,因为巴西内部政治派别和民众还是有相当多存在亲美思想的。也就是说,本来川普以征收50%关税为威胁,想达到的目的是迫使巴西屈服,在经济上接受美方的“殖民”,在政治上接受美方的控制。然而就卢拉政府的反应来看,川普的做法却是适得其反,巴西不但拒绝屈服,还宣告要更加靠近东大,更加深度参与金砖国家合作,与东大等金砖成员国发展更全面而密切的关系。美媒称这一重大变化正在美国的传统后花园里发生,会显著牵制川普的“孤立主义”政策,即逐步退出欧洲、中东、非洲等地区,把更多资源集中到拉丁美洲,将其经营成东大难以进入的“铁桶阵”。华盛顿知情人士透露,白宫因为卢拉的上述决定而“目瞪口呆”,智囊团队告诉川普,东大这次怕是要成为“真正的大赢家”了,因为其将要获得美国“后院”中最大国家(经济体)的“全面友谊”。
美国让大家重回丛林世界。在这个世界,大部分小国家,在美国面前,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任

美国让大家重回丛林世界。在这个世界,大部分小国家,在美国面前,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任

美国让大家重回丛林世界。在这个世界,大部分小国家,在美国面前,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美国说加多少关税,那就只能接受多少。因为这完全不是一个体量的经济体之间的较量。这种不对等的博弈背后,是经济体量的巨大差距在作祟。美国GDP占全球四分之一,进口额更是高达3.8万亿美元。对很多小国来说,美国市场就是命根子。哥斯达黎加的香蕉出口,70%卖给美国。洪都拉斯的咖啡,一半以上端上美国人的餐桌。您说这些国家敢跟美国叫板吗?可话说回来,接受归接受,后面会发展成啥样,那就得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怎么调节了。毕竟现在的世界经济格局早就不是美国一家独大了。中国进口额达到2.6万亿美元,欧盟更是接近3万亿。这些新兴市场的崛起,给了小国家更多选择的余地。拿越南来说,美国对越南纺织品加征关税后,越南企业马上调转船头,把货运到中国和欧洲。2024年越南对中国出口增长了18%,对欧盟出口增长了12%。美国市场份额反而从35%降到了28%。这就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哪里有需求,商品就往哪里流。智利的铜矿出口更是个典型例子。美国对智利铜材加征15%关税,本想逼智利就范。结果中国趁机大量采购,2024年中国从智利进口的铜矿石增长了45%。智利政府一看,干脆跟中国签了长期供货协议,价格还比卖给美国高5%。美国这关税大棒,反倒成了给中国做嫁衣。巴西的大豆贸易变化更能说明问题。特朗普政府对巴西农产品加征关税后,巴西农民直接改种适合亚洲市场的品种。现在巴西60%的大豆卖到中国,美国市场份额萎缩到不足20%。巴西农业部长公开表示:"感谢美国的关税政策,让我们找到了更好的买家。"非洲国家的反应也很有意思。肯尼亚的鲜花出口原本高度依赖美国市场。关税壁垒竖起来后,肯尼亚花农转向中东和亚洲市场。迪拜成了非洲鲜花的集散中心,每天有上百吨鲜花从这里转运到中国、日本、韩国。美国超市里的玫瑰价格涨了30%,肯尼亚花农的收入反而增加了15%。墨西哥作为美国的邻居,受关税影响最直接。可墨西哥政府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一边跟美国周旋,一边加快跟亚太地区的贸易往来。墨西哥的牛油果、龙舌兰酒在中国市场大受欢迎,2024年对华出口增长超过50%。墨西哥经济部长说得很直白:"美国关税让我们意识到,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东南亚国家的应对策略更加灵活。泰国的橡胶、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印尼的镍矿,这些初级产品在美国加征关税后,迅速找到了新买家。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成了最大受益者。特别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跟这些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关税政策还催生了新的贸易路线。中美洲的农产品开始通过墨西哥转口到亚洲,非洲的矿产通过中东转运到欧洲。这种"曲线贸易"虽然增加了成本,但也让小国家学会了在大国博弈中寻找生存空间。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这样,您堵住了一条路,水自然会找到另一条路流过去。美国想通过关税大棒让小国家屈服,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垄断所有市场。中国、欧盟、日本、印度这些经济体的存在,给了小国家更多选择的机会。说到底,美国这套丛林法则看似威风,实际上却在加速全球贸易格局的重组。小国家虽然在美国面前显得弱小,但市场的力量会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出路。美国越是挥舞关税大棒,就越会把这些国家推向其他市场。这种自我孤立的做法,最终损害的可能是美国自己的利益。
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不管是印度、巴西还是中国,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易石油和天

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不管是印度、巴西还是中国,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易石油和天

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不管是印度、巴西还是中国,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易石油和天然气的话,我们将对你们采取100%的次级税制裁!首先,得弄明白啥叫次级税制裁。简单说,就是北约不仅要制裁俄罗斯,还要连带惩罚那些和俄罗斯做能源生意的国家。比如说,你从俄罗斯买了100块钱的油气,北约就要额外收你100块的“罚款”,这样一来,买卖就完全不划算了。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连坐”,想通过经济手段迫使其他国家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那北约为啥要这么干呢?这得从俄乌冲突说起。自从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就一直在对俄罗斯实施各种制裁,希望能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迫使其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但是,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一直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印度、中国等国家又大量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这让西方国家觉得他们的制裁效果大打折扣。于是,北约就想出了这么个馊主意,试图通过次级税制裁来进一步孤立俄罗斯。不过,这个主意真的能奏效吗?从历史经验来看,恐怕没那么简单。就拿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来说,虽然持续了十年,但俄欧贸易额在2022年前仍保持每年超3000亿欧元的份额,2023年俄能源收入甚至反超战前水平。这说明单边制裁很难阻断贸易网络的重构。而且,印度、巴西、中国等国家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各不相同,他们也不会轻易就范。先说说印度。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其中85%以上需要进口。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抓住机会,以低价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然后在本国精炼后再卖给欧美,赚了不少差价。2024年,印度日均进口俄罗斯原油达到创纪录的207万桶,同比增长12%,俄原油进口量在印度原油进口总量占比达到44%。可以说,俄罗斯已经取代中东国家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源。面对北约的次级税制裁威胁,印度的反应很坚决。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保障居民的能源需求是新德里的首要任务,印度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能源政策。印度石油部长也表示,即使俄罗斯石油供应受到影响,印度也有信心通过其他来源满足需求。事实上,印度已经实现了供应来源的多元化,采购来源国从过去的约27个增加到现在的约40个。此外,印度还在考虑重启中俄印合作机制,以增强自身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话语权。再看看中国。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一直非常密切。2024年,中国对俄罗斯原油进口量升至1.0847亿吨,在中国原油进口占比达到19.6%;俄罗斯对华天然气管道输气量达到31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对华出口860万吨。中俄之间还签署了一系列长期能源合作协议,比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2025年满负荷运行后年输气量将达380亿立方米,满足1.3亿户家庭用气需求。对于北约的次级税制裁威胁,中国外交部的态度也很明确,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中国一直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符合市场规则和国际法,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中断。巴西的情况也值得关注。巴西是全球重要的农业大国,而俄罗斯是巴西化肥的主要进口来源之一,巴西化肥进口的40%依赖俄罗斯。如果北约的次级税制裁实施,巴西的农业生产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不过,巴西总统卢拉已经启动了国家化肥自主计划,试图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同时,巴西还在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双方签署了农产品本地结算协议,30%的贸易直接绕开美元,以降低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依赖。除了印度、中国、巴西这三个主要受影响国家,北约内部的分歧也不容忽视。虽然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了强硬的警告,但欧盟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种做法。事实上,欧盟内部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以土耳其为例,土耳其45%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进口。如果北约的次级税制裁实施,土耳其的能源供应将受到严重冲击,这可能会导致土耳其在俄乌冲突中采取更中立的立场,甚至可能倒向俄罗斯。此外,欧盟为了替代俄罗斯能源,已经多支付了超过3000亿欧元,荷兰光刻机限制对中国出口后,2023年利润暴跌了40%。这些都说明,欧盟的偏激策略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导致了内部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