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标签: 朝鲜族

1964年,毛主席得知奇袭白虎团的英雄排长从朝鲜战场归来已1年,却依然只是副连长

1964年,毛主席得知奇袭白虎团的英雄排长从朝鲜战场归来已1年,却依然只是副连长

1964年,毛主席得知奇袭白虎团的英雄排长从朝鲜战场归来已1年,却依然只是副连长,还被迫转业地方,听到这个消息后,毛主席脸色一沉,质问道:“这么多年了,怎么才升了一级?”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普通战士如何以少胜多,摧毁敌军指挥体系,却在归国后长期停滞不前?这个疑问悬而未决,直到高层关注才揭开转折。杨育才于1926年4月出生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村,那里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带,村民主要靠种植小麦和玉米维持生计,产量受降雨影响较大。他家境贫寒,早年丧母,从小从事放牛等劳动,养成耐力强、行动敏捷的特点。1948年,他返回家乡奔丧途中,被国民党部队强征为传令兵,利用其奔跑速度传递信息。1949年4月,太原战役期间,其所在部队被人民解放军包围,他选择加入解放军,开始正规军旅生涯。入伍后,杨育才表现出色,195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6月,他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八军第二百零三师第六百零七团入朝作战。在朝鲜战场,他从普通战士逐步成长为侦察排副排长,凭借机智勇敢获得战友认可,绰号包括飞毛腿和大个子小诸葛。志愿军面对美军和南韩部队的机械化优势,主要采用夜战和近战策略,杨育才参与多次侦察任务,积累经验。1953年夏季,金城战役作为抗美援朝最后阶段的反击战,志愿军目标是打击南韩首都师。该师下属第一团自称猛虎部队,以虎头为标志,被志愿军称为白虎团,驻扎在二青洞地区,防守包括地雷阵和多层哨卡。7月13日晚,杨育才奉命率领侦察班执行穿插任务,该班由10名志愿军战士和2名朝鲜族联络员组成,总计12人。他们携带冲锋枪、手榴弹等轻武器,任务是摧毁白虎团团部。行动前,杨育才组织研究敌情,选择夜间路线,利用缴获的美军服装伪装,高个子战士扮美军顾问,其他人扮护送士兵。他们还准备简单英语短语应对检查。途中,他们捕获一名南韩传令兵,从其口中获取口令,继续前进。接近团部时,分成小组:一组清除警卫,二组破坏炮兵,三组攻入作战室,四组毁坏车辆。战斗从凌晨2时40分开始,持续13分钟,志愿军利用突然性投掷手榴弹并射击,击毙敌团长以下97人,俘虏19人,包括军事科长和榴炮营副营长,杨育才亲自缴获一面绘有虎头和优胜字样的旗帜,该旗现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此战中,志愿军侦察班仅一人轻伤,行动成功切断敌指挥系统,配合主力部队推进,导致南韩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被俘。杨育才因此记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于1954年2月26日正式授予,还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他的事迹在中朝两国流传,成为特种作战典型案例。战争结束后,杨育才随部队返回国内,落户济南军区,1953年被任命为副连长。他驻扎徐州周边,负责带兵训练和生产劳动,如在微山湖畔组织战士开展武装泅渡和农田开垦。尽管工作勤恳,分享战场经验,但由于早年被国民党强征的经历,其档案存在记录,影响升迁。11年间,其他同志逐步调整,他始终停留在副连长岗位。到1964年夏季,上级考虑让他转业到地方工作,这在当时属于常见安置方式,但对一位立下特等功的英雄而言,显得待遇不公。1964年6月,京剧《奇袭白虎团》在北京公演,该剧由志愿军京剧团创作,后并入山东省京剧团,根据杨育才事迹改编,主角名为严伟才,以避免直接使用真人姓名。剧本强调中朝友谊,增加朝鲜群众角色,突出武戏和舞蹈元素。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观看演出,该剧时长约两小时,内容包括侦察班接受任务、穿插敌后、化装突袭等环节。演出后,毛泽东询问身边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关于原型现状。肖华当即安排调查,次日汇报杨育才仍为副连长,11年未升职。毛泽东指示不能埋没人才,强调英雄不问出处,杨育才虽有历史记录,但其功绩证明能力突出。济南军区迅速响应,审查档案,确认其贡献,启动升迁程序。几天内,杨育才从副连长升为连长,此后逐步晋升营长、副团长、师副参谋长,直至第二百零三师副师长。他在这些岗位上继续训练部队,培养侦察兵,参与军区各项任务。杨育才还担任中国共产党第九、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以及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会议中讨论军事建设和国防议题。1981年,他退出现役,进入离休状态,但未停止社会贡献。他积极从事青少年教育,背着缴获的虎头旗在全国作报告,讲述抗美援朝经历和战斗细节。十余年间,举办报告会超过800场,听众累计28万人次,覆盖学校、工厂和军营,强调艰苦奋斗和爱国主义。1997年,81岁的杨育才参加活动,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接待他,认可其长期宣传工作。1999年5月26日,杨育才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张万年敬献花圈,迟浩田题写挽联:奇袭白虎团威震敌胆,战功垂青史名扬华夏。
朝鲜向中国每年出口20亿,都是些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

朝鲜向中国每年出口20亿,都是些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

朝鲜向中国每年出口20亿,都是些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通人估计用不到!朝鲜往中国卖得最多的就是无烟煤,这种煤烧起来没什么烟,特别适合炼钢,辽宁一些钢厂特别喜欢用,因为质量好还便宜。不过这事也挺曲折,2017年联合国不让朝鲜卖煤,后来才慢慢恢复,有意思的是,朝鲜卖煤经常不是收钱,而是换中国的化肥、粮食这些生活必需品。每年秋天,中国商人就带着现金去朝鲜收松茸,这玩意儿可贵了,一斤能卖到2000块钱!运到中国后,很快就能出现在上海、北京的高级餐厅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朝鲜产的假发、假睫毛在中国还挺受欢迎,山东的美容店老板说,朝鲜货质量不错,价格只有韩国货的三分之一。在辽宁丹东的港口,经常能看到朝鲜渔船来送货,主要是一种叫明太鱼的鱼干,这东西在吉林延边特别受欢迎,是做朝鲜族辣酱的必备材料。还有朝鲜的海参,都是通过"特殊渠道"运到中国的,最逗的是有些海鲜罐头,包装上啥信息都没有,就在东北的小市场里当"边境特产"卖。朝鲜的做法很实际: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出口煤炭、山货和海产品,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假发和睫毛制造,同时采取变通手段规避国际制裁。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朝鲜往中国卖的东西,大部分都去了辽宁和吉林,其他省份基本见不到。看完朝鲜这份"奇葩"出口清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再难的日子,人总能想出办法来。朝鲜被制裁这么多年,居然能靠卖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一年赚20亿美元,真是把"有什么卖什么"发挥到了极致,就像我们平时说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朝鲜这是把家里能卖的都拿出来卖了。这也让我想到,现在的国际贸易体系其实挺有意思的,就算被全世界制裁,只要肯动脑筋,总能找到赚钱的路子,朝鲜的这些"土特产",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确实帮他们换回了急需的物资。说到底,这份清单不仅是一张贸易报表,更是一个国家在困境中求生存的生动写照,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永远用不上朝鲜的假发或松茸,但这份"穷则思变"的智慧,倒是值得琢磨琢磨。
东北的朝鲜族人越来越少了,原来有170万人,现在走了有100万人了

东北的朝鲜族人越来越少了,原来有170万人,现在走了有100万人了

东北的朝鲜族人越来越少了,原来有170万人,现在走了有100万人了,年轻的差不多都走了,大多都去韩国发展了 年轻人更是所剩无几,大多奔赴韩国打拼。这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朝鲜族本就与韩国语言相通、文化相近,加上韩国发展...

朝鲜族战士的志愿军岁月,领袖之子的生死谜局,未说出口的归乡承诺赵南起1927年

朝鲜族战士的志愿军岁月,领袖之子的生死谜局,未说出口的归乡承诺 赵南起1927年出生在朝鲜清源郡,13岁跟着家人逃到中国东北。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他被抽调到志愿军司令部当参谋,和毛岸英成了同屋。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