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授在节目里直言:按照人均收入来看,中国就像韩国97、98年水平。中国内陆二
韩国教授在节目里直言:按照人均收入来看,中国就像韩国97、98年水平。中国内陆二三线省份有些地方,就像现在的越南或者马来西亚一样。这话一出来,相信不少人心里都一阵窝火,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说实话,韩国的1997年和1998年对韩国人来说,那可不是什么好回忆。如果你稍微了解点历史,就会知道,那两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首当其冲,经济几乎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当年韩国企业大批倒闭,无数人失业,韩币大幅贬值,老百姓的生活简直一团糟。那时候的韩国,是真正的水深火热,国民经济体系面临崩溃的边缘,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手相救,才能勉强维持。可再看看现在的中国,虽然全球经济大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摩擦不断,用乌云密布来形容也不为过。但中国经济,硬是顶着压力,保持着中高速增长。我们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从一颗螺丝钉到一架大飞机,产业链基本上都能自给自足。更别说那些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大国重器”了!高铁里程世界第一,让“千里之行”变得“朝发夕至”。所以,把现在这个在危机中依然坚挺,在科技前沿不断突破的中国,和当年那个被金融危机打趴下,百废待兴的韩国相提并论?根本没法比,也不公平。再来说说教授口中,那些像越南、马来西亚的中国内陆二三线省份。这说法,可能让一些不了解中国发展现状的人信以为真。但如果你稍作了解,就会发现,这简直是大错特错。就拿咱们西部的重庆来说吧。以前,大家可能只知道它是座山城、火锅好吃。但现在,重庆可不光是风景美、美食多,它早就成了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你用的很多电脑,说不定就产自重庆。同时,那里的汽车产业也在向着智能化、新能源化大步迈进。重庆的GDP总量,在全球很多国家里都能排得上号,经济总量甚至比一些小国家还要高。这水平,是简单一句像越南、马来西亚就能概括的吗?还有咱们中原的河南,可能有人会觉得,河南就是个农业大省,土里土气的。没错,河南确实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功臣。但你可能不知道,河南现在也是个制造业大省!郑州航空港区的崛起,让它一跃成为重要的航空物流枢纽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像富士康这样的大型企业,都在河南设立了生产基地,解决了大量就业,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腾飞。这些内陆省份,过去确实相对落后,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的深入推进,它们早就不是吴下阿蒙了。反观韩国,虽然也是发达国家,但它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跟中国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所以,这位韩国教授为什么会说出这样跑偏的言论呢?我觉得,大概有这么几点原因:一是信息滞后和认知偏差,他可能对中国近些年的发展缺乏深入了解,还停留在过去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中。就像很多人,一说起中国,可能还停留在“世界工厂”的阶段,却不知道中国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二是坐井观天的民族主义,任何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民族自豪感,这很正常。但如果这种自豪感变成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就容易让人“看高自己,看低别人”,难以客观公正地看待他国的发展。三是媒体和信息茧房,不同国家之间,媒体的报道角度和信息传播方式也会影响人们的认知。如果长期生活在某种“信息茧房”中,就很容易形成片面的看法。所以我们看待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只盯着某一个指标,更不能拿不同历史时期的事物来简单类比。#MCN双量进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