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标签: optimus

业绩大幅增长的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梳理分析!一、人形机器人板块总体逻辑:业绩突围+技

业绩大幅增长的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梳理分析!一、人形机器人板块总体逻辑:业绩突围+技

业绩大幅增长的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梳理分析!一、人形机器人板块总体逻辑:业绩突围+技术破壁核心主线: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平均同比暴涨超100%,标志人形机器人从“概念炒作”进入“业绩验证期”,叠加AI大模型赋能机器人自主决策,形成“硬件落地+软件升级”双飞轮。产业链拆解:核心部件: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是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智能系统:AI芯片、大模型、运动控制算法决定机器人“智商”;应用场景:工业替代、消费服务、特殊领域驱动订单增长,政策补贴、产业资本加速行业渗透。二、18股深度梳理(按业绩弹性+技术壁垒排序,附核心逻辑)▶第一梯队:业绩暴增+核心部件垄断(行业基石)1.瑞芯微RK3588芯片垄断人形机器人边缘算力,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2亿,AI芯片订单排至Q4,8nm工艺+NPU算力2.4TOPS,适配“具身智能”实时推理,客户覆盖优必选、达闼机器人。2.天奇股份工业机器人集成+回收设备龙头,人形机器人产线订单爆发;为特斯拉Cybertruck产线提供机器人搬运系统,2025年Q2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达45%。3.中大力德谐波减速器国内市占率15%,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亿;20kg级人形机器人关节减速器量产,单台成本比外资低35%,供货小米、宇树科技。4.宁水集团智能水表龙头切入人形机器人伺服电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亿,水表伺服阀技术复用,开发100Nm力矩电机,适配腰部/大臂关节,已获3家机器人企业订单。▶第二梯队:AI融合+场景拓展(增长引擎)5.凯迪股份线性驱动系统全球市占率22%,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51亿;开发“柔性关节”算法,解决人形机器人行走稳定性,2025年Q2与字节跳动合作开发教育机器人。6.中京电子FPC柔性电路板,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16亿;独供优必选WalkerX机型FPC,单车价值量超500元,2025年机器人业务营收增200%。7.美格智能5G模块+AI模组,赋能人形机器人“联网交互”,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7亿,为普渡科技“欢乐送”机器人提供5G通信方案,2025年Q2出货量增150%。8.埃斯顿工业机器人龙头跨界人形机器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92亿,工业机器人控制算法复用,开发HRG5人形机器人,2025年Q3量产,目标年销5000台。▶第三梯队:细分赛道+隐形冠军(差异化机会)9.智微智能AI服务器+工业控制机,为人形机器人提供“算力底座”,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97亿,深度绑定商汤、云从科技,做人形机器人训练服务器,2025年Q2订单增80%。10.晋亿实业精密紧固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12亿,开发钛合金轻量化螺丝,强度达12.9级,供货宇树科技、FourierIntelligence。11.华勤技术智能硬件ODM龙头,为人形机器人做“整机组装”,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8.7亿,越南基地投产,承接小米CyberOne组装,2025年Q2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15%。12.昊志机电空气轴承+力矩电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85亿,空气轴承精度达纳米级,降低人形机器人运行噪音,供货特斯拉Optimus团队。▶第四梯队:主题弹性+低位补涨(博弈性机会)13.领益智造精密结构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亿,东莞基地年产10万台机器人骨架,成本比同行低25%,客户覆盖多家腰部机器人企业。14.新兴装备军工惯性导航+人形机器人平衡系统,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14亿,军工陀螺仪技术复用,开发人形机器人姿态控制模块,已获军方背景机器人企业订单。15.三花智控热管理阀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9.3亿,独供特斯拉Optimus液冷阀,单车价值量超200元,2025年Q2机器人业务营收增120%。16.达华智能RFID+卫星通信,赋能人形机器人“定位+物联”,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97亿,为仓储机器人提供室内定位方案,2025年Q2与菜鸟网络合作试点。▶第五梯队:风险提示标的(需警惕业绩水分)17.麦迪科技辅助生殖+人形机器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25亿,机器人业务占比不足5%,业绩增长主要靠辅助生殖,技术协同性存疑。18.华达科技汽车零部件+人形机器人结构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97亿,机器人业务尚处研发阶段,业绩增长依赖汽车业务,技术壁垒低。(注:以上分析基于公开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独立判断。)
发一个前特斯拉Optimus工程师、美国机器人创业公司K-scaleLa

发一个前特斯拉Optimus工程师、美国机器人创业公司K-scaleLa

发一个前特斯拉Optimus工程师、美国机器人创业公司K-scaleLabs创始人BenjaminBolte对售价4万块钱的宇树人形机器人R1的评论:大概有十来个人把宇树的新品发布消息转发给我,也难怪——毕竟现在看来,K-Scale是美国唯一一家真正有现货产品、消费者可以买到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如果你是美国人,并且关心这个国家机器人产业的未来,你应该认真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真的愿意因为懒得努力、习惯找借口,就把未来拱手让给宇树吗?你能想象一个拥有数百万台宇树机器人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吗?宇树并没有亏本卖这些机器人。实际上,就算算上关税,他们的利润率可能依然非常不错。他们只是一个优秀的公司,造出了一个很棒的产品,而这个市场里几乎没有真正的「老玩家」。与此同时,Figure和Tesla却在削减产量(毫不意外,没人愿意买一台昂贵、没用、严重闭源的人形机器人),而宇树正在加速扩张,构建一个庞大的供应链网络,这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同时,他们的内部软件团队也在疯狂扩张。如果你不在硅谷,你可能不知道,硅谷的机器人圈子早就完全迷失了。这里的机器人公司几乎没有人真的造过一台机器人,或者哪怕去过工厂现场;更别说是卖过消费电子产品、或者真的把AI模型部署到真实环境里。那些拿了最多钱的公司,硬件团队弱得可怜,基本上就是改装中国现成的机器人;或者烧掉海量资金,试图自己攒一套昂贵但毫无方向的硬件方案。美国的机器人产业未来,就指着十几家所谓「基础模型」公司,用同样的模型架构、在同样的中国机器人数据集上训练,一边烧着GPU,为宇树创造价值,一边假装再烧1亿美元就能搞出「跨实体迁移」,然后不断推迟交付时间,直到有机会被OpenAI或Google收购。去他妈的。美国现在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已经到了历史高位,但所有人还在争抢美国市场份额(你以为宇树的机器人为什么是红、白、蓝配色?)按理说,美国的机器人公司应该是「开挂模式」才对——否则征关税到底是为了什么?所以,别再抱怨宇树作弊了。做点真正让人愿意掏钱买的产品吧,发自内心地尊重宇树的工程能力,他们做得真的很棒。除此之外的任何态度,都他妈的不配叫美国精神。ps他之前来中国出差去了宇树,见到了王兴兴。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项目遭遇重重挑战 产量远低于预期引发市场担忧

特斯拉目前在其革命性的人形机器人项目Optimus的推行中遭遇了显著挑战。根据消息人士透露,尽管公司承诺在2025年底前生产约5000台Optimus机器人,但目前实际产量仅为数百台,这一数据远低于内部预期。Optimus项目被视为特斯拉...
马斯克:Optimus人形机器人明年量产,5年内实现年产100万台

马斯克:Optimus人形机器人明年量产,5年内实现年产100万台

当地时间7月23日,电动汽车大厂特斯拉(Tesla)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在财报会议上表示,今年年底将推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第3版原型机,预估2026年开始量产Optimus,目标5年内年生产100万台。马斯克表示,Optimus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