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陈树湘腹部重伤,晕死过去,敌人用担架抬着他,急忙往后方赶:“快,领赏钱去。”谁料,他睁开眼,颤抖伸手扯开纱布,钻进肚里,咬牙抠出1大截肠子。 1934年11月,红军在长征途中遭到敌人三面围堵,眼看着三方同仇敌忾,想借此机会彻底剿灭红色力量。 如今红军刚刚走上长征路就已经腹背受敌,在三面战斗中战斗减员严重,终于经过长时间对抗,主力部队在封锁线上撕开一条缺口,大部队打算从这里转移向延安。 然而当大部队准备转移的时候,三方军队立刻向缺口方向集结,一瞬间,主力部队即将再次陷入包围圈中,于是上级领导决定,必须留一支精锐部队,牵制三方主力断后。 这是一项无比艰巨的任务,关系到上万主力战士的生死存亡,一旦主力部队完全撤出,断后部队的处境将会相当被动,此时谁来担当大任? 上级领导为此十分发愁,其实正好看到34师陈树湘带领部队准备戒备,但很明显眼前没有人比陈树湘更加合适。 陈树湘是前线指挥的精锐骨干,在此前与国军的多次战斗中屡战屡胜,是为数不多在第五次范围较重,仍旧能够粉碎敌人进攻的指战员。 于是上级首长立刻找到陈树湘,把这个艰难的任务交给他。 “只要主力部队从缺口撤出之后,我们立刻里应外合接应你们。” 首长的手掌拍在陈树湘的肩膀上,他立刻敬了一个军礼:“您放心,包在我身上。” 陈师长立刻掉头带领部队与敌军鏖战,双方在狭长的战线上进行火力对冲,34师骁勇善战,果然在短时间内牵制住敌军主力,给我军主力撤退,争取了大量空间。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没有预想中顺利,主力部队在撤出过程中被敌军发现,他们试图越过34师对主力部队进行再一次包抄,34师战士只能奋起抵抗。 紧接着战场上传来炮火的轰鸣声,国军出动炮兵和坦克兵团与34师对峙。 红军战士只能借助地形优势躲藏在树林之中,伺机瞄准国军坦克炸伤履带。 在34师的苦苦支撑下,主力部队终于完全撤了出去,然而此时陈树湘已经被敌军牵制,远离缺口,根本无法及时与主力部队利用外和突破出去。 此时国民党已经重新缩紧包围圈,34师的战士们只能依靠自己,陈树湘重新为大家分发武器,每人手持机关枪和手榴弹,势必要与敌人决一死战。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红军战士丝毫没有退缩,所有人瞄准敌人的头颅,用子弹扫射,用手榴弹爆破。 然而此时34师的子弹已经耗尽,少有的几颗手榴弹,只能保证敌军不敢靠近,他们只能聚集在一起向树林深处撤退,陈树湘架着唯一一挺重机枪,在队伍的最后面断后。 随时的敌军已经聚集过来,他们直接远距离瞄准设计打到了陈树湘的肚子和腿,他支撑不住,一下子倒在地上,情况紧急,战士们只能背着他跑。 敌军包围圈缩的越来越小,他们逐渐被圈在一个山洞里,红军战士把他放在地上,所有人把他挡在身后,聚集成一堵人墙和敌军展开最后一战。 这是34师最悲惨的一站,只有100团的30人在激烈的战斗中趁乱逃出,其他人全部死于敌军的炮火之下。 此时的陈树湘倒在地上已经无力反抗,他对着眼前靠近的敌人怒目而视,几个敌军战士却冲在最前面,把他扛上担架,嘴里还忍不住念叨。 “快抓住他。” 陈树湘知道自己已经被逼入穷途末路,在三方敌人的重重包围下,主力部队根本没有办法再回头救援。 想到这么多战士死在敌军手上,他对敌人恨的咬牙切齿,绝不肯落在敌人手上,受此屈辱。 于是他猛的从担架上做起来,咬着牙撕开纱布。 一瞬间肚子上的鲜血喷涌而出,伤口被他撕出一条手指长的口子,他直接把手伸进肚子里,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