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根本不怕中国,因为我们的一再克制,他早就抓住了中国的软肋! 菲律宾这国家,你还真别拿它当 “小国” 看。论人口,人家 1.17 亿人摆在那儿,比乌克兰还多出一倍多,兵员储备自然不容小觑。虽说现役正规军只有 12.7 万人,但加上 13 万预备役和 9.55 万准军事部队,总兵力能凑出 34 万的规模。 更关键的是,菲律宾政府近年铁了心要扩军,2024 年批准的 350 亿美元军费增长计划,相当于把全年 GDP 的近 8% 砸进军事领域,这手笔连东南亚不少国家都望尘莫及。 这种军事野心在 2025 年表现得尤为明显。4 月和 7 月,菲律宾与美国举行 “雷霆对抗” 联合军演,美国不仅派出 12 架 F-16 战斗机,更首次将 F-35A 隐形战机部署到菲律宾本土,与菲空军的 FA-50 战机组成编队在南海巡航。 这场演习表面上是战术演练,实则是向中国秀肌肉 —— 菲律宾想通过抱紧美国大腿,在南海争端中增加谈判筹码。 可菲律宾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中国克制的误判。这些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始终保持理性,即便菲律宾多次在仁爱礁、黄岩岛搞小动作,中方也多以外交抗议和法律手段回应。 比如 2025 年 4 月,菲律宾 3 艘公务船裹挟渔船强闯黄岩岛,中方虽出动海警船拦截,却始终未开一枪一炮。这种克制被菲律宾当成了 “软肋”,以为只要不断试探红线,就能迫使中国让步。 更讽刺的是,菲律宾一边在军事上挑衅中国,一边又在经济上依赖中国。2024 年,中菲贸易额突破 2000 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稳居菲律宾第一大贸易伙伴。 即便如此,菲律宾政府仍执意将亚投行 5 亿美元贷款用于军事合作,而非改善国内破败的基础设施。 就像 2025 年 “韦帕” 台风过境,马尼拉因排水系统瘫痪被泡在水里好几天,农业损失高达 93 亿比索,可政府却忙着跟美国签弹药厂协议,把钱都砸到军事上了。 这种 “吃饭砸锅” 的操作,背后是菲律宾对中国战略底线的错误认知。他们以为中国会因为顾及地区稳定而一再忍让,却忘了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岛、部署先进武器的决心。 2025 年 7 月,王毅外长在东亚合作外长会上明确表示,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外部势力的干预都无法动摇这一点。 说到底,菲律宾的 “不怕”,本质上是一种战略投机。他们抓住中国重视周边稳定、不愿激化矛盾的心理,在南海问题上反复横跳。 但他们忘了,国际关系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施舍。中国对菲律宾的援助是情分,不是本分。2013 年 “海燕” 台风后,中国 24 小时内就送去 2 万吨大米和 200 万美元;2021 年 “雷伊” 台风,中方又紧急调运 4000 多吨物资。 可菲律宾是怎么回报的?前脚接过中国的化肥,后脚就往仁爱礁送补给;这边收着救灾款,那边跟美国搞联合军演。 这种 “受害者心态” 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菲律宾声称自己 “保护了东南亚免受台风侵袭”,要求中国资助救援,可稍微懂点气象的都知道,台风路径是由副热带高压和地转偏向力决定的,跟 “保护” 毫无关系。 更可笑的是,菲律宾一边装可怜,一边把亚投行的贷款挪用去搞军事项目,连本国的排水系统都修不好。 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让国际社会都看不下去 —— 当台风灾情告急时,美国承诺的 “雷达数据分析系统” 毫无用处,日本讨论的 “舰艇联合开发” 也没送来一箱物资。 中国不是提款机,更不是冤大头。2025 年 7 月,中国南部同样遭遇洪灾,广东投入 2000 多万救灾,中央拨了 1.97 亿,自家门前雪还没扫完,哪有功夫管你家瓦上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