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很多军迷常常疑惑:明明俄罗斯拥有众多强力的火箭炮系统,比如“喀秋莎”、“龙卷风”

很多军迷常常疑惑:明明俄罗斯拥有众多强力的火箭炮系统,比如“喀秋莎”、“龙卷风”等等,而这些火箭炮不仅射程远、杀伤力强、造价相对低廉,理论上非常适合在战争中大量使用。那么,为何在俄乌战争中,俄军却更倾向于大量部署传统火炮,而非火箭炮呢? 如果站在俄罗斯军官的角度来看,恐怕也只能苦笑几声,再怒吼一句:“要是条件允许,我早就火炮火箭炮一起上了!”现实情况是,俄军之所以重用传统火炮,并非出于主动选择,而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 火箭炮虽猛,但其生产流程极其复杂,对材料、精度和后勤保障的要求都远高于普通火炮。而且火箭炮弹的消耗速度极快,打起来如倾泻洪水,一旦无法持续补给,战场效能便会迅速下降。 在和平时期,或者在未受国际制裁前,俄罗斯还能维持这类武器系统的正常生产。但如今,面对成千上万项来自西方的经济和技术制裁,再加上长期陷入高强度消耗战,俄罗斯的军工体系早已承压过重。要想持续大规模生产火箭炮弹药,现实已经力不从心。 可以说,今天的俄罗斯作战模式本质上是在“拼库存”,靠的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庞大武器储备与工业基础,与西方乃至整个北约体系展开较量。而这场“内力比拼”的最终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谁能撑到最后,还很难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