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欧洲国家开始瑟瑟发抖了。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5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表示,俄

欧洲国家开始瑟瑟发抖了。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5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表示,俄罗斯认为不再受限于有关部署中短程陆基导弹的自限措施。 这意味着俄罗斯可以名正言顺地将最新型高超音速导弹 “榛树” 部署到欧洲边境,而这款武器的射程和速度足以让整个欧洲陷入恐慌。 今年 7 月,北约启动 “东部侧翼威慑线” 计划,在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边境部署反装甲武器、中远程防空系统和远程精确打击平台。 北约陆军司令多纳休直言,该计划旨在构建覆盖多域的立体防御网络,针对性应对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等威胁。 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的 “重新武装欧洲” 计划获得批准,拟调动 8000 亿欧元提升防务能力,其中 1500 亿欧元将用于国防投资。 德国、法国等成员国不仅大幅增加军费,还加速采购 F-35 战斗机、“爱国者” 反导系统等美式装备。 面对欧洲的步步紧逼,俄罗斯选择以 “榛树” 导弹作为破局关键。 这款基于 RS-26 “边界” 洲际导弹研发的中程高超音速武器,射程覆盖 1000 至 5500 公里,能以 10 马赫速度飞行,末端速度甚至超过 11 倍音速。 更致命的是,“榛树” 采用分导式多弹头设计,单枚导弹可携带 6 枚母弹头,每个母弹头又能释放 6 个分弹头,总打击点数达 36 个。 英国《每日邮报》测算,从加里宁格勒发射的 “榛树” 导弹,15 分钟内就能击中柏林,20 分钟可覆盖伦敦。 而欧洲现有的 “爱国者”“紫菀” 等防空系统,对这种兼具高超音速和复杂机动能力的武器毫无拦截可能。 自 2019 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后,俄方多次呼吁北约国家对等暂停部署中程导弹,但始终未获回应。 今年 6 月,美国在英国萨福克郡的拉肯希思基地部署 B61-12 战术核弹,这是 17 年来美军首次在英国本土部署核武器。 紧接着,北约 “波罗的海行动 - 2025” 军演在俄罗斯家门口展开,16 个成员国的 40 艘舰艇、25 架飞机和 9000 名军人演练反潜、水雷对抗等课目,直接威胁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的安全。 俄副外长格鲁什科警告称,北约的行动 “极具挑衅性”,是在为可能的军事冲突做准备。 “榛树” 导弹的量产和部署速度更是超出预期,从 2024 年 11 月首次试射到 2025 年 8 月交付部队,俄罗斯仅用了 9 个月时间。 普京在会见记者时透露,首套量产型已配属战略火箭军,部署地点与白俄罗斯共同选定,目前正在进行最后准备。 这种 “以快制快” 的策略,既是对北约东翼威慑计划的直接回应,也是对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中导系统的战略牵制。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直言,这是北约反俄政策的必然结果,“所有反对者必须面对新现实”。 波兰、立陶宛等东欧国家紧急要求北约加强前沿部署,德国则加速推进 “立陶宛旅” 建设,计划 2027 年将该旅规模扩至 5000 人。 然而,欧洲防务一体化进程却因内部分歧受阻。法国坚持 1500 亿欧元贷款只能用于采购欧盟内部装备,德国则主张向英国、土耳其等非欧盟国家开放。 更讽刺的是,欧洲军工产业链深度嵌入美国体系,即便投入巨资,最终仍可能沦为美国军工复合体的 “提款机”。 这场博弈的结局尚未明朗,但有一点已清晰显现:当欧洲试图通过军备竞赛重塑安全架构时,俄罗斯用 “榛树” 导弹划出了红线。 正如俄外交部声明所言,俄方将根据西方导弹部署规模和国际安全形势决定应对措施。或许,这场由导弹引发的较量,将重新定义大国间的战略平衡。 欧洲是继续跟随美国一条道走到黑,还是寻求与俄罗斯的对话空间,这个选择题的答案,可能比 “榛树” 导弹的飞行时间更短。

评论列表

用户94xxx45
用户94xxx45 1
2025-08-06 14:47
就欧洲那群没脑子的领导人,不被美国逼着挨俄罗斯的打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