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396年,王羲之12岁的孙女王神爱嫁给了太子司马德宗。洞房之夜,王神爱坐在床上,

396年,王羲之12岁的孙女王神爱嫁给了太子司马德宗。洞房之夜,王神爱坐在床上,内心小鹿乱撞,但见到丈夫时,她却笑不出来了。只见那人神情呆滞,眼神空洞,嘴角还流着口水,分明是个傻子。 ​​红烛的光在帐上晃,映得满地喜字都发了虚。王神爱攥着裙摆上的金线绣纹,指节发白。来之前,母亲给她梳发髻,往她鬓角插珠花,说“太子是未来的天子,你嫁过去就是国母,咱们王家也能跟着风光”。她那时不懂什么叫国母,只知道父亲藏在书房里叹气,哥哥偷偷跟她说“太子……怕是不太一样”。她猜过无数种“不一样”,却没料到是这样——眼前这个穿着太子朝服的男人,连自己的腰带都系不好,被宫女扶着走进来,眼神直勾勾盯着地上的红毯,嘴角的口水顺着下巴往下滴,滴在明黄色的衣襟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宫女们蹑手蹑脚地退出去,把门掩到只剩道缝。 帐外的红烛“噼啪”爆了个灯花,王神爱吓得一哆嗦。司马德宗却突然动了,伸出手去够烛火,像孩童追蝴蝶似的,嘴里发出“啊啊”的声响。 “别碰!”她下意识按住他的手腕。 那手冰凉,指关节有点僵硬,被她握住时,竟微微缩了缩。他转过头,空洞的眼睛慢慢聚焦在她脸上,嘴角的口水还在流,却没再往前凑。 王神爱松了手,指尖沾着他衣襟上的潮气,心里像被塞进团湿棉花,闷得发疼。她想起祖父王羲之的字,笔锋流转如行云流水,而眼前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第二天给皇后请安,母亲塞给她个锦囊,里面是张纸条:“太子虽痴,却是皇家根脉。稳住他,王家才有依靠。” 她把锦囊攥在袖里,指尖戳着那行字,直到纸角发皱。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 她教他认“天”字,拿树枝在地上画,他盯着看半天,突然伸手去抓树枝,往嘴里塞。她抢过来,他就哭闹,口水抹得满脸都是。 她给他擦脸,他会咯咯笑,像只被顺毛的猫。有次她生病,躺在榻上昏昏沉沉,醒来见他蹲在床边,手里捏着颗糖,是她前几天给他的,没舍得吃,糖纸都被攥软了。 “殿下……”她嗓子发哑。 他把糖往她嘴边送,眼神里没什么情绪,却看得她鼻子一酸。 朝堂上的事,总有人偷偷告诉她。说大臣们争论不休,说皇叔司马道子把持着权柄,说她的父亲在朝上为太子说话,被人骂“攀附痴儿”。 她站在窗前,看着院里的梧桐叶落了又长。12岁嫁过来时,她还带着点少女的怯,如今眉眼间多了层说不清的倦。 有次司马德宗被几个内侍欺负,抢了他手里的拨浪鼓。她冲过去把人赶跑,把鼓捡回来塞给他,他抱着鼓笑,她却蹲在地上哭了——她是太子妃,本该被人伺候,如今倒像个护崽的母兽。 397年,司马德宗登基,成了晋安帝。王神爱成了皇后,那年她才13岁。 登基大典上,他穿着龙袍,站在祭天台上,眼神直勾勾看着远处的云。礼官喊“跪”,他不懂,是她悄悄拽了拽他的衣角,他才跟着弯了膝盖。 底下的文武百官低着头,没人敢看天子的脸,可她知道,那些藏在朝服袖子里的手,指不定正怎么比划。 夜里,她给他卸龙冠,他突然抓住她的手,往自己脸上贴。那动作笨拙,却带着点依赖。 红烛又在帐上晃,像极了洞房那晚。王神爱望着他呆滞的侧脸,突然明白,母亲说的“风光”,不过是把她钉在这龙椅旁,做个体面的摆设。而他,这个痴傻的帝王,或许是这深宫里,唯一对她没有算计的人。 她轻轻擦掉他嘴角的口水,动作温柔得像在呵护件易碎的瓷器。 “德宗,”她低声说,声音轻得像叹息,“明天我教你写‘家’字好不好?” 他没应声,只是往她身边靠了靠,呼吸均匀起来。 窗外的月光,静静淌进殿里,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 信息来源:据《晋书·安帝纪》《晋书·后妃传·安僖王皇后》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