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关系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即便印度对中国抛出橄榄枝,我们也不会再加深和印度的经济往来。因为我们明白,我们即将回到世界之巅,而将来能够威胁到我们的,只有印度。 一直以来,印度都在各个领域对标中国,他们的口号就是撵上我们,超越我们,成为亚洲一哥。 但由于现在实力不济,便隔三差五在西藏边境搞事情,一方面为了显示他们的存在,另一面就是为了给我们抹眼药。 所以,尽管中印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但两国的关系,两国百姓的感情却逐年递减,在外网上双方更是动不动就互相嘲讽、互相指责。 加勒万河谷,解放军更是和印军来了一场震惊世界的“令兵器决斗”。 而莫迪之所以敢这么干,说白了还是靠着西方、美国在撑腰,甘当美国在亚洲遏制中国的棋子,这点从他的武器采购、还有联合国的发言可见一斑。 当然了,除此之外,印度14亿人口也是它仇视中国的根本原因,作为地球上如今最大的人口国家,印度有一种理所当然的认知:我这体量不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工业国家都浪费了。 当然了,人家要求进步是好事,站在全人类角度看,印度要是能把这14亿人喂饱那便是功德无量。 可问题在于,你为了发展经济不能下阴招、坑蒙拐骗啊! 尤其是它们最擅长用大市场忽悠中国企业去投资,然后启动那套“引资—掠技—排外—替代”的把戏。 在国家技术安全层面,中国已多次因对印度技术输出而“自断筋骨”。特高压输电技术就是一大教训。 中国某电气公司在印深耕13年,手把手带技术、培训工程师、转移生产线。 2025年,印度政府以“国产化”为由,强制其以1.37亿元低价转让90%股权,完成“技术吃干榨净后扫地出门”。 随后,印度宣布将向沙特出口电力,直接与中国竞争。 用我们中国话说,这就是典型的白眼狼。 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印度改善关系背后复杂的动机。 在积极推动双边交流合作、争取和平稳定周边环境的同时,中国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性。 中国企业在与印度开展合作时,更要审慎评估风险,避免因盲目合作而出现资敌行为。 对此,大家怎么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