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1940年,地下党康乃尔正在茶楼玩牌,一军统美女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使了个眼色说

1940年,地下党康乃尔正在茶楼玩牌,一军统美女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使了个眼色说“你起开,我来打,”康乃尔瞬间反应过来,迅速下楼绕到后门离开,后伪装成乞丐回了延安。 康乃尔,原名康乃仁,1905年生在河北一穷教书匠家里,他爹虽没什么钱,却总爱给他讲历史故事,从小在他心里埋下了些是非对错的种子,康乃尔脑子活,可惜家里实在太穷,连学都上不起,全靠一股子钻劲儿自学。 到了二十年代末,他接触到共产主义,觉得这套理论讲平等、讲抗争,正对他的路子,便一头扎了进去,干起了最危险的地下工作。 他也确实是这块料,聪明机警,尤其擅长伪装,商人、苦力、乞丐,演什么像什么,组织上很看重他,派他在敌占区跑情报,从华北到西南,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而那个军统美女叫王化琴,她的出身和康乃尔简直是天壤之别,她1914年出生在四川一个大地主家庭,她爹王连山给军阀刘湘当过幕僚,家里富得流油,县城里整条街都是王家的产业,王化琴从小就被当成宝贝,读书识字,天生就是学霸。 三十年代初,家里送她去法国念教会学校,又去日本留学,法语、日语、俄语、英语样样精通,1935年回国,凭着这身本事,军统一眼就相中了她,让她去干破译日军密码的活儿,她在军统一干就是七年,业务能力顶尖,是队里的王牌。 可重庆这地方,国共两党表面合作,底下却斗得乌烟瘴气,王化琴在军统待久了,看得也越来越明白,她发现这场斗争里没什么绝对的黑白,更多的是无数人的挣扎和私心,她开始厌恶军统内部的勾心斗角,也觉得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中国人打中国人,实在荒唐。 说来也巧,这两条完全不搭界的人生,偏偏在根上连着,康乃尔的爹和王化琴的爹,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铁哥们,甚至结拜过兄弟,康乃尔小时候也因此见过王化琴几面,两人算得上是青梅竹马。 虽然长大后一个投了共,一个进了军统,早就断了联系,但这份父辈传下来的交情和儿时的友谊,就像一颗埋在土里的种子,谁也没想到它会在几十年后发芽。 到了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关键时期,重庆作为陪都,成了各方势力角逐的舞台,军统、中统、地下党、日伪特工,全都挤在这座山城里明争暗斗,康乃尔接了任务潜入重庆,一边要摸清日军在川东的动向,一边要和本地的地下组织接头。 为了掩护身份,他常去人多嘴杂的荣华茶楼打牌,情报就藏在茶杯底下,通过“今天天气不错”之类的暗号,递给扮成小贩的同志。 谁知,就在他准备撤离时,军统的网撒了过来,他被叛徒出卖了。 王化琴因为工作关系,提前知道了抓捕计划,当她看到目标是“康乃仁”时,童年的记忆一下涌了上来,她内心天人交战,一边是军统的纪律,一边是那个小时候跟在自己身后的“乃仁哥”。 最终,她决定冒一次险,她不觉得康乃尔是敌人,在抗日这件事上,他们才应该是战友。 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她走到康乃尔身边,一句“你起开,我来打”,是警告,也是掩护,康乃尔心领神会,起身时,王化琴不动声色地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只有四个字:“军统已知,速离!” 康乃尔从后门溜走,换上乞丐的破衣烂衫,抹了把泥在脸上,很快就消失了,他撤离前,还没忘给其他同志发去预警,因为他的暴露,意味着整条线都可能面临危险。 他走后没多久,军统的人就冲进了茶楼,领头的是个脸上有刀疤的家伙,气势汹汹,他们把茶楼翻了个底朝天,却连康乃尔的影子都没找到,而王化琴还坐在牌桌上,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手指稳稳地码着牌,心里却早已捏了一把汗。 面对同僚的盘问,她一问三不知,用自己的身份和冷静,为康乃尔争取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事后,王化琴被内部审查了足足半年,军统把她关在黑屋子里,威逼利诱,想从她嘴里撬出康乃尔的下落,她咬紧牙关什么都不说,最后靠着家里的背景和一些高层关系才被放出来,但也丢了工作,从此被列入不被信任的名单。 康乃尔则一路辗转,混在难民里,饿了啃树皮,渴了喝河水,躲过无数盘查,几周后终于抵达延安,他向组织汇报了这次惊险的经历,也查清了内部的叛徒,之后,他继续在地下战线工作,直到1949年革命胜利。 建国后,康乃尔当了个不大不小的干部,生活平淡,他私下里跟人提过,当年在重庆,是王化琴救了他一命。 王化琴的命运却坎坷得多,她早已厌倦了特务生涯,辞职后只想过普通人的日子,之后,她在上海靠给人做翻译糊口,活得小心翼翼。 之后的日子也充满坎坷,几经波折,她成了一名英语老师,生活才算平稳下来,直到1985年,王化琴病逝,享年71岁。 一个共产党,一个军统特务,在那个非黑即白的年代,他们的故事像个异类,它说明在宏大的历史和冰冷的政治对立之下,人与人之间那点朴素的情义和良知,有时会爆发出比任何主义都更强大的力量。 只是不知道,在历史的尘埃之下,还掩盖了多少这样“敌人”与“朋友”的故事? 信息来源:冒死营救秘密共产党人的军统女特工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