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胡宗南灌醉周总理,安排十几位军官给他敬酒,面对此情形,周总理灵机一动,巧妙应对,胡宗南只能苦笑一声,打消了灌醉周总理的想法。 1943年蒋介石秘密给胡宗南下了个命令,让他趁苏联有调整时把延安拿下,最好能一口气消灭陕甘宁的共产党部队。胡宗南得令后立刻着手准备,这时候突然得到消息,周恩来夫妇正从重庆离开要返回延安,中途就要经过胡宗南所在的西安。 因为周恩来当年在黄埔当过教员,而胡宗南是黄埔学生,从辈分上来说他也算周恩来的学生。出于地主之谊,他主动设宴招待了周恩来。但这显然是一场鸿门宴,胡宗南暗中下令,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周恩来灌醉。 他采用的战术是车轮战,从部队中特意挑了几十个酒量大的军官,让他们带着家属一起参加宴会。宴会这天,秘书熊向晖奉命,开着专车去接周恩来夫妇。当时周恩来住在八路军指挥部,位置在七贤庄。 熊向晖是自己人,为了不暴露身份,又把情报传递给周恩来,他故意当着部下的面用英文和周恩来交流,趁机提醒他一定不要喝醉。 宴会地点在胡宗南的长官府邸,因为邓大姐身体不舒服,就只有周恩来一个人赴宴。刚到门外,胡宗南就热情地迎了出来,面子工作做得滴水不漏,一路以学生的礼节陪着周恩来进入室内。 房间里黑压压坐满了人,一见周恩来进门,所有人都站起来向他致敬,周恩来微笑着回礼,但在这看似和谐的氛围下却暗流涌动,周恩来的每一步都必须万分小心。 落座后,政治部主任王超凡作为代表,起身向周恩来敬酒。本想利用主场优势,在气场上压周恩来一头,却没想到被反将一军。 说祝酒辞时,他说祝蒋介石身体健康,周恩来回酒时说,虽然我是共产党员,但也愿意祝委员长健康,也请各位在座的国民党员,为毛泽东主席祝福。 周恩来的一番话说的合情合理,但胡宗南要是真敢为毛泽东祝福,恐怕蒋介石也不会饶他。但周恩来的语气太正常太自然,就像朋友聚会的口吻,根本不容拒绝。一桌子人哑口无言面面相觑,举着杯子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周恩来莞尔一笑,他说,我理解各位的难处,那这杯酒就免了吧。这是他第一次巧妙地躲过喝酒。说完他就坐下,与胡宗南谈笑风生起来。 胡宗南心里苦,自己失礼在先,总不能拉着周恩来硬灌吧。他目光一转,下面的人立刻会意,让太太团上场。这些穿着旗袍、满身香水味的女人,接二连三地来到周恩来面前,热情地向他敬酒,还非常狡猾地说,请周先生赏脸,“每人一杯”。 周恩来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绅士地站起身,反问太太们,既然夫人们说要发扬黄埔精神,请问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精神? 太太们本来就是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她们哪里知道这些,一个个目瞪口呆,嗯嗯啊啊都说不出话来。眼见冷场,胡宗兰连忙站起来打哈哈,说今天是师徒叙旧,不用谈政治。然后一挥手,让太太们都回了座位。 周恩来也配合地说,那我们就点到为止吧,为了给太太们面子,他还热情地问了些日常问题,哄得女人们一个个眉开眼笑。 被专门找来喝酒的军官们急了,眼见输了两局面子上实在挂不住。他们纷纷起身走到周恩来面前,请他看在师徒一场的面子上,务必跟每个学生都喝上一杯。 本以为周恩来不能拒绝,结果他狡黠一笑说,你们胡长官刚说了,今天不谈政治,我在黄埔是政治部主任,要和我论师生情,能不谈政治吗? 说完,他特意望向胡宗南,胡宗南被自己的话噎住了,只好圆场说,这些人都是大老粗,不懂这些,让他们自罚三杯。军官们一个个灰溜溜地喝完手里的酒,尴尬地回到了座位。 宴会收尾时,周恩来主动跟站起来举起酒杯,感谢胡宗南的款待,说完一仰头就把酒喝光了。这样做既没有中圈套,又给足了胡宗南面子,事已至此,胡宗南也只好配合地喝光了杯子里的酒。 虽然聪明反被聪明误,但在场众人都没有不悦的感觉,连胡宗南都对周恩来的这番表现心悦诚服,自己的暗箭都被他机智化解,而且还接得这么好,没让任何人感觉被冒犯,这简直是顶级的语言艺术,恐怕也只有周恩来这样的人才能做到。 熊向晖事后回忆,退场后很多军官都在赞叹周恩来的机智勇敢,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