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出小河,奔向大江;澧水渺渺,流向远方;船夫啊,请把舵儿掌稳,我唱一曲船夫小调,把橹儿轻荡。”澧水有着丰富深远的船运文化。
澧水,系湖南四大水系之一,古称九澧,是一条古老而神秘的河流。沿途风光如画,码头、滩湾甚多,南来北往的船舶如织。澧水上游河谷狭窄,滩水险恶,过去上水船多靠纤夫牵拉。纤夫与摇橹者在艰苦的劳动中,创作出一曲令人奋进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口头号子,人们叫它为“澧水船夫曲”或“九澧船夫曲”,也叫“澧水号子”。拉纤已成历史,而船夫曲却深深留在两岸人们的脑海中。
澧水号子历史悠久,流传很广。它以七字句的湘西民歌为基调,粗犷、悠扬、婉转,没有固定的程式。一般分为歌头、歌身、歌尾三大部分。歌头从开纤时起唱,歌身内容广泛,说人生、道警句、唱古人、说典故皆可,总之,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如遇姑娘则来一段逗情小调,以招来对方一笑或一骂,或对歌而罢休,歌尾多在停泊时所唱。
歌头是:“杉木橹橹儿楠竹篙/一橹一橹扯伸腰/呀儿呀儿嗬咳嗨/船头底下起白泡/哎嗨依呀嗨/尾巴后头拖条槽/乘风破浪往前跑/水涨船高过天桥/世人不知水上好/神仙也难通奥妙/游山游水游天地/无忧无虑乐逍遥/莫看我俺船估佬/八百里洞庭任我飘。”这段出场曲唱毕,接唱一些告诫自己的警句,以示齐心合力,如:“易涨易退出溪水/一反一复小人心/路遥才能知马力/事久自然见人心/你我走水在一程/同船五百年修成/都是几个船估人/犹如同一父母生/齐心能闯千里浪/哪怕波涛万丈深。”
船夫还唱出之所以要喊号子的含义:“天一大亮执篙桨/准备开船赶路程/尽管昨日睡得迟/今天还是奔早行/不喊号子心中慌/号子一喊浑身劲。”当精神上来了,感到心情舒畅了,便开始唱歌,唱古人居多,如:“别的词儿我不唱/唱个宋朝英雄将/自古忠臣无好死/好人没有好下场/杨家满门皆忠烈/个个都是棒好样/一郎他被长枪死/二郎他被短箭亡/三郎马踏如泥浆/四郎失落在番邦/五郎出家做和尚/六郎把守在边疆/七郎乱箭把命丧/八虎巧把幽州闯/令公命亡在两狼/金沙滩上多死亡/天波府中多悲伤/只剩一个杨文广/孤掌难鸣去何方。”这一段较长,还要接唱他人,每段都要唱完,十分精彩。
中途遇上了名胜,再插上几句,比如到了天门山麓,便唱:“对门有座天门山/听说上面有神仙/神仙好讲心难修/不如我等撑篙竿。”苦中求乐以慰自心。
如遇上姑娘,即唱道:“远看姑姑穿身蓝/手里拿把白折扇/走一走扇一扇/爱煞我们单身汉。”往往惹来一阵咒骂,他们则哈哈大笑而倍增其精神。
眼看到了落脚之地,便开始唱尾歌:“三日生活水中过/千里行船为落脚/不觉即到仙家地/吊脚楼上把酒喝/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日怎么过/人间最苦船估佬/一生辛酸对谁说。”
澧水船夫曲,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它真实地描写了生活,又经过船工加工完善而成,所以具有一定的文史意义和艺术欣赏价值。时至今日,虽然澧水的水运已日趋现代化,但那古朴悠远的澧水号子作为文化记忆,依旧在那弯弯曲曲的澧水河上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