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8月5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税务局、昆明海关印发《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指出,云南通过已有的“云智溯”平台,推动多部门打破“信息孤岛”,促进高原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综合试点州(市)从3个扩大到9个。
建立农产品税收征管全过程服务机制
“云智溯”平台全称为“云南省重点食品(产品)安全信息区块链追溯平台”,是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AI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打造“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社会共治”追溯体系,创新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建、共治、共管的新型监管平台。上述5个部门合力共促,归集各自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屠宰、交易流通、追溯查询、国土调查等领域的数据,优化平台功能,实现共建共享、互认互用。
《措施》明确,率先在中药材、花卉产业领域实现突破,包括支持推广应用云南白药集团建设的“数智云药”平台,在全省中药材产业领域推行在线开票;支持推广应用昆明市建设的“滇品慧”公益性惠农服务平台,在全省花卉产业领域推行数电发票便捷化开具;引导鼓励咖啡、茶叶、蔬菜、水果、坚果、食用菌等行业协会,探索建设相关服务平台。
同时,云南将优化服务建立农产品税收征管全过程服务机制,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税收政策辅导,持续优化纳税服务,做好政策落实和风险防控一体推进。统一税务执法标准,分类制定税收征管服务指引,首批制定蔬菜、水果、茶叶、咖啡、鲜切花、中药材行业的服务指引。
云南还将扩大农产品出口试点地区范围,综合试点州(市)从3个扩大到9个,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试点地区建设。昆明市、保山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丽江市等6个州(市)被列为新的扩大农产品出口试点。此前已认定的3个试点州(市)为曲靖市、大理州、玉溪市。
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和海拔高差地理环境,造就了云南丰富的高原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据海关统计,2024年,云南省出口农产品191.7亿元,增长13.7%,居西部第一。其中,鲜切花、咖啡出口值居全国第一,水果、蔬菜出口值居全国前列。
首次获得AEO认证奖励30万元
为持续推动更多优质的“云菜”“云果”“云咖”“云花”等“云字号”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措施》明确,对茶、花、咖、果、菜、菌、坚果等农产品重点出口企业,在仓储、物流、检疫等生产和贸易环节给予70%的费用支持,对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AEO认证企业提高到80%。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服务农产品出口所产生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国际网络营销宣传、海外开设店铺等费用给予70%支持。运行好“云企出海联盟”,鼓励农产品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和推介会,最高支持80%的国际旅费、住宿费。
在加快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方面,云南对符合奖励条件的新增农产品出口备案的企业,给予最高5万元支持,并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同时,云南将农产品“远程视频查检”模式从8个州(市)推广至全省,形成“1+1>2”的政策叠加效应,助力云南农产品迈进通关“快车道”。将“集中查检”与收费公路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进出口鲜活农产品管理查验优化模式相结合,在现有的玉溪市、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4个州(市)的基础上,增加红河州、曲靖市、丽江市3个州(市)。“批次检验”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60家以上。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覆盖开展守法规范宣讲,并根据企业意愿,对有出口业务的优质企业年内进行AEO信用培育,对首次获得AEO认证的奖励30万元。
云南还将加强RCEP贸易规则运用,积极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健全机制建立促进农产品出口会商机制,按季度沟通交流信息,共同研究解决问题,推动政策措施落地。建立促进农产品出口工作专班,实行一企一对策、一事一办法,帮助企业解决农产品出口具体困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云南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出口额达80.3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居中西部地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