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八十余载烽烟尽,墨痕犹带铁血温。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京报推出《烽火家书》专题报道,穿透历史的雾霭,将那些被硝烟摩挲,被枪炮离散的字符,变成清晰可感的声音。
让时间的坐标,回到80多年前。在那些烽火骤起、血流漂杵的日子,神州大地怀抱赤子之心的人们,正在笃定地走入长夜,从容而无悔。面对深渊时,他们将对国家的挚爱,对亲人的眷恋,对同志的期望,化作纸上的声音——那是祖先的书写方式,是他们用生命去守护的文化传承。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是怎样的书信啊?是用草纸、烟盒记录下的历史切片,是尺素间的肝胆;那是少年的誓言、母亲的絮语、妻子的叮咛,那是一个民族,在绝境之下的怒吼;那是一种文化,在烈火中的涅槃。于无声处蕴含的生气与希望,是国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这一次,让我们做时间的信使,将那些未及送达的思念和牵挂,将未曾看到的胜利和繁华,送还给他们。
愿他们不朽。
文/王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