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税250%!特朗普直击印度要害,最后24小时,莫迪紧急求助普京。 “35%不够,那就加到250%!”——特朗普对印度耐心已尽,一纸高额加税令直接下达,并只给印度24小时的反应时间。此刻,印度站在十字路口:是内部消化冲击,还是对外寻求援助? 此次美国对印加征关税的清单中,重点锁定钢铁和铝制品——这正是印度每年对美出口的金属主力产品。特朗普意在通过这两个拳头领域逆转对印度的贸易逆差。同时,美国还盯上了印度庞大的国内市场,计划成立审查小组,不仅要削弱印度的优势,更要全面突破其“市场准入壁垒”,这手段比单纯开放市场要激烈得多。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莫迪政府在战略上对美国做出迎合,但在经济领域仍坚持实用主义路线:与中国关系紧张的同时,依赖美国市场拉动经济,又大规模从俄罗斯低价进口石油等能源。这种左右逢源的做法令特朗普不满,决心给印度“颜色看看”。在收到最后通牒后,印度政府高度戒备,工商部长对美国的单边制裁表示强烈不满,但特朗普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完全不为所动。 眼看与美国僵持不下,莫迪只得硬着头皮求助普京。但普京并未直接接听电话,克里姆林宫只是与莫迪进行了礼节性的沟通,并避重就轻。事实上,俄罗斯此时并不愿为印度与美国的争端站队,甚至乐见印度与美国纠缠不休,以期在美国金融制裁体系上撕开口子。 不过,这道口子并不好撕。众所周知,美国的制裁矛头本是指向中国,而非印度。印度之所以触碰美国底线,关键在于近两年为获取俄罗斯低价石油,推动本币结算,这才引发美方不满。普京当然愿意看到美国与其盟友闹翻,但俄罗斯眼下将全部精力投入在拿下乌东四州上,卢布汇率大幅波动,军工体系全速运转,几乎无暇分心。即便俄罗斯愿意多向印度出口石油,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印度工业链脆弱、随时可能断裂的结构性问题。 据悉,印度内阁已召开紧急会议,但在“硬碰硬”与“先稳住”的路线之间仍未形成一致意见。强硬派主张对美关税反击,保守派则担心250%关税带来的沉重打击,只想守住现有局面。眼下,印度的抉择已进入倒计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