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必须强大?1998年印尼排华,华人如牲畜,男人孩子随意杀戮,女人随意当街强奸,这事大家还没忘记吧?[凝视] 1998年5月13日深夜,雅加达Glodok商圈突然火光冲天,华人商户林志强刚锁好店门,就看见一群人提着汽油桶朝这边跑来。他来不及多想,拉着妻子从后门逃跑,身后传来玻璃破碎声和女人的尖叫。 这场持续三天的暴乱最终夺走了1200多条生命,其中大部分是华人。更残酷的是,印尼人权委员会后来确认,至少170名华人妇女遭遇了有组织的性暴力,施暴现场往往就在家人面前。 悲剧的根源要追溯到30年前,1965年苏哈托上台后,华人被禁止使用中文名字,不能庆祝春节,身份证上还要印特殊标记。虽然华人只占印尼总人口的3%,却控制着约70%的私营经济。 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印尼盾暴跌85%,大米价格飞涨300%时,这种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的巨大反差成了最危险的导火索。 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暴乱背后的组织性,事发前两周,雅加达多个华人聚居区突然出现“人口普查员”,他们详细记录每户华人的住址和生意位置。5月14日那个血腥的夜晚,这些被标记的建筑遭到了精准袭击。 目击者回忆,暴徒们分工明确得像训练有素的队伍:年轻人负责破门,壮年男子搬运财物,最后总有人出现点火。在泗水市,有人看到暴乱分子开着军用卡车运走抢来的电器,而最近的警察哨所距离现场只有200米,却始终没有出现。 最诡异的是,部分施暴者留着标准的军人寸头,有华人听到他们用对讲机协调行动。当时掌控特种部队的普拉博沃将军——苏哈托的女婿——至今仍被国际观察家怀疑是幕后操盘手。 那些天里,中国外交部只能表达“关切和同情”,原因很现实:根据1955年万隆会议的国籍协定,遇难华人中90%已经入籍印尼,法理上不再是中国公民。在梭罗市一座被烧毁的教堂里,救援人员发现了一封没来得及寄出的家书,上面写着:“如果我们的护照能像美国护照那样管用就好了......” 27年过去了,印尼华人社区已经重建,今天的雅加达购物中心里,红灯笼和开斋节装饰和谐共存,第三代华人用流利的印尼语谈论股市和创业。 但偏见的种子从未完全消失——2016年某省长选举时,仍有人炒作“华人威胁论”;2020年疫情初期,社交媒体又出现“华人传播病毒”的恶毒谣言。 这场悲剧给今天的中国人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经济发展不等于真正强大。只有当文化软实力、军事保护能力、外交话语权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为海外同胞撑起安全网。 就像现在游弋在各大海域的中国军舰,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强有力的宣示:今天的中国公民走到世界任何角落,身后都站着一个强大的祖国。 那些在印尼生活的华人朋友们,你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如何?当地人对华人的态度有没有根本性改变?而对于我们这些在国内的人,面对这段沉重历史,除了铭记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来避免悲剧重演? 信源: 《五月骚乱真相调查报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