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害怕的事情发生了,大陆将上马大工程,2300万台湾民众受益 赖清德在台上高谈阔论,宣扬两岸互不相干时,对岸正在规划一件实实在在的大事。 大陆计划在2026年启动新工程,修建一条从福建到金门的供水通道。这不仅能彻底解决金门的用水难题,未来甚至能惠及台湾本岛两千多万民众。 一边是言辞激烈的政治口号,另一边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行动。这两种声音放在一起,显得格外不同。一个高高在上,一个贴近生活。对普通人来说,哪种声音更实在,感受是最清楚的。 金门缺水是老问题了。岛屿是花岗岩构成的,存不住水。每年下的雨还不够蒸发的,水资源极度匮乏。过去岛上居民只能抽地下水,抽得太狠,导致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生活用水都成了大问题。 情况在2018年开始改变。那年大陆建成了第一条对金门供水的管道,干净的淡水从福建流向金门。 为了保证水质,福建还关停了水源地周边的工厂,进行全天候监测。到现在,这条水管已经给金门输送了四千多万吨水。 金门人对此最有发言权。有人直接在网上晒出家里的水龙头,说现在拧开就有水,再也不用愁了。 金门高粱酒之所以名气大,当地人说,至少三成的功劳要算在大陆送来的好水上。这种摸得着的好处,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有力。 赖清德当局的一些做法,却让许多人感到不解。 他力推台积电去美国建厂,结果公司市值大跌,岛内怨声一片。他还被曝出打压支持统一的大陆配偶,在新学期推行充满偏见的教材,试图给年轻人灌输对立思想。 大陆着眼的布局,远不止供水。 福建平潭正在建设一个大型智算中心,以后能给台湾的政务和农业发展提供算力支持。浙江绍兴的台商产业园,也吸引了很多台湾青年去创业。更长远的规划里,甚至有从北京直通台北的高铁。 这些供水、通电、通桥的计划,一步步把两岸的生活和经济拉得更近。 这并非强制,而是通过创造共同的利益,让彼此的生活方便了,融合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当大家的生活都分不开了,想强行切断就很难了。 当然,善意和耐心之外,底线也划得非常清楚。台湾的通讯高度依赖海底电缆,而大陆展示了深海作业的海底电缆切割机。近期的军事演习,也让外界看清了介入台海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 对于外部干涉,大陆的立场向来强硬。美国想拨款搞所谓的“台湾安全合作”,国台办直接警告,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里绝不能碰的红线。这种毫不退让的态度,也让赖清德一些出访计划泡了汤。 最近台湾一场地方民意代表的罢免投票,民进党输得很惨。很多人觉得,这说明老百姓对他们只谈政治、不顾民生的做法已经不耐烦了,大家更想要的是安稳和发展。 日子是自己过的,水龙头一开有没有水,工作好不好找,这些感受骗不了人。到底哪条路能让生活更好,大家心里或许早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