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一个国家不一定需要战争,中国这一次掐住了日本的国运,绝对不会手软。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日本是有名的产业升级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低欲望的社会。 日本二战后靠着美国人给的“狗粮”和自己那股子拼劲儿,确实风光过几十年。可那都是老黄历了,如今的日本,就像一头被按住了命脉的困兽,怎么挣扎都使不上劲。而掐住它国运的,正是我们中国。 这可不是什么阴谋论,这是摆在台面上的阳谋。 从经济领域来看,日本曾经的优势产业正被中国逐步超越。就拿汽车产业来说,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堪称迅猛。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冲破800万辆,占据全球市场的60%以上。同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491万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暴涨77.6%。 日本汽车产业长期依赖传统燃油车技术,在新能源领域转型迟缓,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竞争力日益下降。 船舶制造领域亦是如此。2023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的手持订单量高达2740万修正总吨,占全球市场的70%,稳居世界第一。而日本的手持订单量只有838万修正总吨,市场份额跌到13%,不及中国的零头。 特别是在高端船舶如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船)方面,中国技术突破迅速,凭借性价比优势,逐渐抢占日本的市场份额。日本造船业因劳动力成本高、市场萎缩以及创新速度跟不上等原因,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在半导体领域,日本也曾是霸主,上世纪80年代市场份额一度超过50%,东芝、NEC等企业声名远扬。 如今,中国带着巨额投资和强大的研发力度入局,半导体材料、设备等领域进步神速。2023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占全球近一半,成为最大买家。 虽然在高端芯片制造上中国仍有短板,但已对日本半导体产业构成威胁。加之美国对华技术封锁,让日本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受限,2023年日本对华贸易逆差创纪录达到10.5万亿日元,半导体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除了产业方面,人口问题也严重制约着日本的发展,而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日本人口相关情况。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65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29%,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 为缓解这一状况,日本政府制定了2030年前引进600万外籍人才的目标,由于文化相近,中国人成为其重点吸引对象。截至2025年3月底,持有合法居留资格的中国人超120万,占日本外国人口的27.6%。 同时,日本政府为了控制人口结构等问题,已开始调整政策,提高移民门槛,这又可能影响其劳动力的补充和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崛起是全方位的,从“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智造”,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诸多赛道都跑到了前面。 而日本从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裂后,就陷入了“失落的三十年”,经济停滞,通货紧缩,政府虽努力刺激但效果不佳。 此消彼长之下,日本在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中的地位逐渐被中国取代,“国运”也因此被牢牢卡住。 日本并非没有想过自救,政府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企业也在调整战略,如丰田加码电动车,三菱重工在高端制造上发力。 但日本面临着底子薄弱、人口问题严峻以及全球产业链变化等诸多难题,转型所需的资金、人才和时间都十分有限,想要在与中国的竞争中翻身,难度极大。 总之,毁掉一个国家不一定需要战争,中国靠着经济和科技的硬实力,正改变着与日本的竞争态势。 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方式已经改变,中国与日本的这场对决,不仅关乎两国未来,也在重塑全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