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浙江,杭州。一男子发了9000元的工资,打了8000元给妻子做生活费,谁曾想到,

浙江,杭州。一男子发了9000元的工资,打了8000元给妻子做生活费,谁曾想到,警方竟以“涉案资金返还”为由,从男子妻子账上划走2716元,说是给西安的一个受害者。事发后,男子找民警了解情况,得到了回复却无法接受:“我老板涉嫌诈骗,你们扣我的钱干嘛?”这事儿用法律的角度该怎么分析? 在浙江杭州打工的普通人,本以为每月工资到手就能安心寄回家,谁知转给老婆的钱突然被扣掉一部分,牵扯出两年前的一桩诈骗案。这笔钱怎么就成了“涉案资金”?警方扣款合不合法?打工人该找谁要回损失?这些问题让人直挠头,下面咱们一步步来扒一扒。 先说说这个人吧,杨师傅是贵州人,早年从山村出来,到杭州萧山的一家机械厂干活。厂子主要做零件加工,杨师傅负责车床和钻床操作,每天从早忙到晚,工资不高但够养家。他老婆孩子父母都在老家等着钱用,所以他每次发薪就赶紧转过去,留下点零用。这次发了九千,他转了八千给老婆,结果没几天老婆说钱少了2716元,还被冻结一部分。杨师傅一开始以为是骗子搞鬼,赶紧报警,结果警方说这是追赃返还给西安受害者。他老板涉嫌诈骗,那笔钱是从受害人那里骗来的,转成工资发了下去。杨师傅完全不知情,就觉得自己冤枉,挣的血汗钱怎么说没就没了。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杨师傅这样的打工人不少,农村出身,文化不高,就靠力气挣钱。厂里活儿重,机器天天转,杨师傅干了几年,手上全是老茧。家里负担大,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看病,孩子上学花销多,他省吃俭用就为多寄点回去。老婆在家管家务带娃,收到钱就付账单买菜。杨师傅平时不乱花,宿舍食堂解决,偶尔买包烟解乏。这样的生活挺常见,很多外来务工人员都这样过日子,图个稳定。 转到事件本身,杨师傅转钱后,老婆查账发现扣款,通知来自警方,理由是涉案资金返还。原来,两年前西安有人被骗,钱流到杨师傅老板的账户,老板当成正常资金发工资,杨师傅再转给老婆。警方追踪资金链,从老婆账上扣走2716元返给受害者。杨师傅问民警,为什么扣他的钱,民警说老板涉嫌诈骗,这钱是赃款,必须追缴。杨师傅不服气,觉得自己没参与诈骗,就想知道怎么追回损失。 从法律角度看,这得结合刑法和相关解释。刑法第六十四条明确,犯罪分子的违法所得要追缴或退赔,受害人财产要及时返还。这笔钱属于诈骗所得,警方追缴没毛病。公安机关有权冻结处置涉案财物,确保返还受害者。杨师傅虽不知情,但资金已转移,属于赃款流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诈骗案件的解释第十一条说,如果接收方明知是赃款,那就是恶意取得,要追缴;如果不知情,就是善意取得,不再追缴。但实践中,杨师傅这情况虽善意,他损失的根源在老板,老板该补发工资。 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有权取得报酬,杨师傅作为员工,老板有义务支付劳动所得。即使资金被追缴,老板不能推卸责任,得再补那部分。杨师傅可以收集证据,向老板索要,如果老板不给,就走劳动仲裁或法院起诉。类似案子不少,打工人遇到老板卷入案子,工资被扣,得靠法律维权。 再说后续,杨师傅联系老板,老板先是推脱,后来直接不接电话。杨师傅去厂里问,其他人工资正常,就他出问题。民警建议协商不成上法院,杨师傅准备材料,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审证据,杨师傅胜诉,老板补发。杨师傅继续干活,但以后转钱多检查。这样的结局常见,法律保护善意劳动者,但过程费劲。 这事儿反映出打工人维权的难处。诈骗案多,资金链长,警方追赃必要,但无辜者容易受伤。杨师傅不知情,却要跑腿要钱,耽误时间。老板涉嫌诈骗,不积极补发,显得不负责。受害者权益要护,但劳动者报酬也得保障。法律上,善意取得原则适用,但实操中得看证据。杨师傅证明自己不知情,就能向老板追责。劳动合同、工资单、转账记录是关键。 再深挖点,诈骗罪按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数额大就判刑。这案涉及虚拟投资平台,受害人被骗五百多万,老板可能只是中间环节,但资金流入就得查。警方从一级账户追到四级,确保赃款不流失。杨师傅老婆的账是四级,扣款直接返还西安受害者,程序合规。 打工人咋防这种事?平时多留意老板情况,如果厂子资金来源不明,及早跳槽。发工资后别急转,查查账目。遇到扣款,先报警了解,再找老板要。法律援助中心能帮低收入者,杨师傅这样的可以申请免费律师。 类似事件在浙江多见,1818黄金眼报道过几起,务工人员工资卷入诈骗,追回靠坚持。杨师傅案子提醒大家,钱到手不等于安全,背后链条复杂。警方工作细致,跨省追赃,但沟通时得多解释,让人明白。 杨师傅结局是拿到补偿,继续生活。但很多案子拖长,打工人耗不起。建议完善机制,让善意接收者快速从老板处补齐。妇联或工会可介入帮维权。 结尾想问问大家,你们遇过工资被扣的事吗?法律怎么帮上忙?欢迎评论区分享看法,一起讨论维权经验。

评论列表

花语心生
花语心生 1
2025-08-12 01:02
这个叫编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