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谁能想到,写下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的夏明翰,来自一个显赫的官宦之家?父

谁能想到,写下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的夏明翰,来自一个显赫的官宦之家?父亲夏绍范 18 岁中举,官至三品;母亲陈云凤更是光绪皇帝钦封的诰命夫人。​ 这样的家庭本可安享荣华,夏家的四个儿女却毅然投身革命洪流,最终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夏家这样的选择,在当时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搁在那个年代,官宦人家的孩子多半是读圣贤书、走仕途,守着家业过好日子。可夏明翰他们偏不,放着好好的荣华富贵不要,非要去干那掉脑袋的革命,这背后的信念太让人震撼了。​ 有人可能会想,是不是家里逼着他们的?可看夏明翰的诗就知道,那是打心底里认同革命,愿意为了信仰付出一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没有骨子里的坚定,哪能在临死前还这么从容。​ 夏家四个儿女都为革命牺牲,这样的家庭太少见了。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家人对理想的共同追求。他们看清了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老百姓过得太苦,知道不打破旧世界,就没有好日子过。所以哪怕知道革命路上全是危险,还是一头扎了进去。​ 现在有些人可能不太理解,觉得放着好日子不过是自找苦吃。可别忘了,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夏明翰这样的人,愿意舍弃自己的幸福,甚至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他们的选择,不是傻,是伟大。​ 我们纪念他们,不光是记住他们的牺牲,更要明白他们为什么而牺牲。那种为了理想奋不顾身的精神,放到什么时候都值得敬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