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时任哈尔滨行政官的张景惠家中,来了两个自称是“南京方面”的人,这两人自称是蒋介石密使,命令张景惠在不抵抗主义下与日本人虚以敷衍,委婉周旋,替党国“潜伏”下来。 九一八炮声震醒了沈阳城,也震醒了正在做美梦的张景惠。这个从豆腐匠起家的奉系元老,面临着人生最关键的选择。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两个神秘来客的突然造访,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 张景惠,字叙五,1871年生于奉天府八角台(今辽宁省台安县)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随父以卖豆腐为生。这个出身卑微的农家子弟,通过投靠张作霖,一步步爬上了权力的顶峰。从豆腐匠到奉系副司令,从地方军阀到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张景惠的人生堪称传奇。 1928年6月4日,随张作霖返奉,途中张作霖被炸死,他也身受重伤。皇姑屯事件后,张景惠虽然侥幸生还,但政治前途却变得扑朔迷离。1928年底,被张学良任用为东省特别区长官,因与张学良相悖,遂在东北易帜后到南京任军事参议院院长。在南京期间,张景惠与蒋介石建立了直接的联系渠道,这为后来的”密令”埋下了伏笔。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张景惠正在沈阳经三路的私宅内,炮声轰鸣中,这个老奸巨猾的政客敏锐地意识到,东北的天要变了。 事变发生后的几天里,张景惠的住所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支持抗日的人士劝他坚决抵抗,投日派则怂恿他早日投靠关东军。张景惠左右为难,一时拿不定主意。说到底,这个人从骨子里就缺乏民族气节,只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富贵荣华。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两个自称来自”南京方面”的神秘人物造访张府。他们声称受蒋介石委派,带来了最高当局的秘密指示。这两人告诉张景惠,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国联制裁尚需时日,要他在不抵抗主义下与日本人虚以敷衍,委婉周旋,替党国”潜伏”下来,以图后事。 对于张景惠来说,这道所谓的”密令”简直是及时雨。所谓的”密约”,按高丕琨的说法,是”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曾派人见张景惠面谕,要他擅自敷衍日本,以图后事等等,所谓”曲线救国”。这正好为他内心深处的投机主义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事件发生后的次日,经日本浪人新井武夫从中联络,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密访张景惠,令其速返哈尔滨,宣布独立,脱离南京国民政府。张景惠当即同意,并表示愿为日本方面效劳。 9月27日,张景惠宣布成立”东省特区治安维持会”并自任会长,暗中策划”独立”。这样一来,张景惠便正式走上了汉奸的道路。他在哈尔滨成立维持会,让日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这座东北重镇。 1931年,张景惠在九一八事变后公开投敌,任伪满洲国参议府议长兼东省特别区长官、军政部总长。1932年3月,伪满洲国正式成立,张景惠成为这个傀儡政权的重要人物。1935年,伪满洲国的总理郑孝胥因得罪关东军,被免去总理一职,改由日本认为听话的张景惠担任。 作为”国民党哈尔滨党务特派员”,张景惠在伪满洲国总理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年。期间,他对日本侵略者言听计从,成为日本统治东北的重要工具。张景惠的秘书高丕琨回忆,在德军被苏联打得节节败退时,张景惠也感到与日满捆绑在一起的希特勒的末日行将到来。但他依然心存侥幸,相信蒋介石会兑现当年的”密令”,承认他的”潜伏”功劳。 然而,历史跟张景惠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8月26日,进入长春的苏军将”伪满”大臣一网打尽。更令张景惠想不到的是,出卖他行踪的竟是自己最疼爱的儿子张梦实,一个早已加入共产党的红色特工。 1950年8月,以溥仪为首的一批人作为第二批战犯被遣送回国,被关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内。当张景惠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见到身穿人民政府军装的儿子时,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总理”彻底崩溃了。张景惠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悲叹一声:“你骗得我好苦!”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日子里,张景惠经常在人前大骂蒋介石,抱怨当年的”密令”害了自己。1959年1月11日,张景惠因心脏病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病逝,终年88岁。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豆腐匠总理”,带着满腔的怨恨和悔恨离开了人世。 回顾张景惠的一生,那道所谓的”密令”到底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成为了这个投机分子堕落的催化剂。一个缺乏民族气节的人,无论有没有外力推动,终归会走向背叛的道路。张景惠的悲剧,说到底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 历史的真相往往比小说更精彩。那两个神秘来客究竟是谁派来的?“密令”的真实性又如何?张景惠的投敌是被动受命还是主动投靠?这些谜团至今仍有争议。你认为张景惠是受害者还是既得利益者?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