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普会”之前美方突然警告印度,莫迪立马改口,当着全球向中方喊出一句话,白宫彻底破防了
当地时间8月15日,在印度第79个“独立日”庆典活动当天,印度总理莫迪发表了措辞强硬的重要讲话,讲话内容涉及印度整体对外战略的重大调整事项,因而备受各方关注。
他一开场就强调“印度的主权不容侵犯”,这话听起来挺正常,但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可就不简单了。
原来,就在同一天,普京和特朗普正准备在阿拉斯加的美军基地举行峰会,而美国提前放出狠话:要是普京不在会上答应停火,就对印度加征50%的惩罚性关税,逼印度断了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路子。
要知道,印度现在每进口10桶石油,就有6桶来自俄罗斯,2025年上半年每天要从俄罗斯买175万桶油,占总进口量的36%。要是真听了美国的话断了进口,印度炼油厂至少得瘫痪一半,油价肯定涨到天上去,老百姓得骂娘,经济也得垮掉。
更要命的是,俄罗斯卖给印度的油价比国际市场便宜30%,每年能给印度省下上百亿美元。这么大的便宜,印度怎么舍得放弃?
美国这招“杀鸡儆猴”可把印度惹毛了。印度外交部当天就发声明,说美国的做法“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国内媒体更是炸开了锅,《印度时报》直接骂美国“背信弃义”,老百姓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抵制美国货”的运动。
毕竟印度对美出口里,有40%是医药和信息技术产品,美国一加税,这些企业就得倒闭,几十万印度人要失业。莫迪政府要是服软,别说连任了,能不能安稳干完这届都成问题。
就在美国以为印度会乖乖听话的时候,莫迪做了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他在独立日讲话里虽然没直接提中国,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印度不会在主权问题上让步,也不会依附于任何大国。
更绝的是,他突然宣布要重启中印边境贸易,允许中国专机直飞新德里,还邀请王毅外长访问印度。这一招“借力打力”可把白宫气坏了,因为印度这是摆明了要和中国站在一起对抗美国。
其实这招早有预兆,今年3月他接受美国播客采访时,就大谈中印千年交往史,说中印“曾一度占据全球GDP的50%以上”,还说“竞争不应升级为冲突”。当时大家还觉得奇怪,现在才明白,这是在为今天的战略调整铺路。印度心里清楚,美国的关税大棒就是要逼它在美俄之间选边站,可印度既不想得罪俄罗斯这个军火和能源伙伴,又想在中美博弈中捞点好处。
说到这儿,咱们得聊聊印度的“如意算盘”。这些年印度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既买俄罗斯的S-400导弹,又和美国搞“四方安全对话”。但特朗普可不吃这一套,他一上台就对印度加征关税,2024年美印贸易逆差已经涨到457亿美元,特朗普早就想收拾印度了。
这次借着“特普会”的机会,美国想彻底把印度绑上自己的战车,没想到莫迪直接掀了桌子,转身抱住了中国的大腿。
最让白宫破防的是,莫迪这招“以退为进”还真奏效了。中国这边马上回应,派专机直飞新德里,王毅外长下周就去访问,还准备讨论减少边境驻军的事儿。这一下,印度不仅在关税问题上有了和美国谈判的筹码,还能从中国拿到投资和技术,简直是一箭双雕。
白宫发言人当天就气急败坏地说“印度的做法损害了印美关系”,可特朗普心里比谁都清楚,现在可不是和印度翻脸的时候。美国需要印度在“印太战略”里当马前卒,要是印度真倒向中国,美国在亚洲的布局就全乱套了。
所以,特朗普只能在推特上发发牢骚,说“印度会后悔的”,可实际行动上却不敢把关税再加码,生怕把印度彻底推向中国。
这场博弈背后,其实是大国之间的利益算计。美国想通过控制印度来掐住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可没想到印度宁死不屈,反而和中国越走越近。莫迪这招“借力打力”,既保住了印度的能源安全,又在国际舞台上刷了存在感,还让美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