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突然撤出了红军城北部?还没等乌克兰军队想明白,就已经下起了一片“火海”!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有不少欧洲领导人都在不停地交换意见,讨论着如何解决这场已经持续多年的战争。 虽然各方频繁对话,但这些会晤未能促成任何实质性协议。各方只是泛泛地表示“取得了积极共识”,这清楚地预示着前线战事还将继续。 以顿巴斯地区的红军城为例,这里已经成为了俄乌冲突的一个重要焦点。俄罗斯方面动用了至少11万兵力进行围攻,乌克兰则派出了6万多精锐部队,包括“亚速军”在内。 自2024年2月13日战斗爆发以来,红军城就一直是双方激烈争夺的对象。打了一年多,战局依旧没有明确的结果。 然而,8月19日晚上,红军城铁路线北部四个俄军突击队据点突然陷入死寂。乌军无人机侦察发现,阵地空旷,没有俄军,也没有遗体。 所有物资痕迹都已被清理干净。乌军立即宣布,全面拿下了红军城北部俄军突击队阵地,称已肃清了这些部队。看似是一次大捷,乌军的士气明显被提升了不少。 但这一切的喜悦很快就被打破。实际上,俄军的撤退并非意外,而是一次精心设计的战术调整。从2024年下半年起,俄军频繁使用“诱敌-歼灭”的战术,即通过撤退或让出部分阵地,诱使敌军深入后再进行反击。 这一次也是如此,俄军故意撤离了四支突击队,把乌军引入已经预设的陷阱中。接着,俄军便使用了TOS-1A重型火箭炮,向乌军的新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温压弹的爆炸更是将战场变成了人间炼狱。 温压弹爆炸后,瞬间释放出高温和巨大冲击波,几乎将所有接触区域的空气都抽走,致使乌军在阵地上的人员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画面中,爆炸后的红色火焰和冲击波扑面而来,乌军刚刚占领的阵地顿时化为废墟。 根据联合国援引的当地医疗数据,8月19日至20日,红军城北部及其周围地区有超过170名武装人员伤亡,而装备的损毁程度更是无法估量。 这一轮的反击,不仅是对乌军进攻节奏的打击,也有效遏制了乌方的后续部署,甚至影响了乌军的补给线。可以说,俄军这一招“回马枪”打得相当精准,刚刚取得“胜利”的乌军瞬间陷入了被动。 乌军之前认为自己已经掌控了局势,认为这是一次阶段性的胜利,但俄军的精准反击让他们的士气大受打击。短短几小时,乌军新占领的阵地几乎全被摧毁,进攻的势头被完全扭转。 此时的红军城,局势愈加复杂,双方的争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谁也不愿放松一步。未来会如何发展,实在难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