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公里的空中跑道,环绕西村大院缓坡盘旋而上,如同悬挂在空中的丝带,蜿蜒至五层屋顶……这座由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刘家琨设计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正成为成都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
8月22日,由成都市国资委、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成都文旅集团承办的“乐享文旅·百业共兴”蓉城国企开放日体验活动在西村大院举行。参观团成员超50人,由市民代表和来自16家以上国企的代表等组成。活动中,他们近距离参观了西村大院,并以此点位为例,共同探寻文旅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活动现场
“让赛事流量成为激活城市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新引子”
“今年暑期至成都世运会赛期,从100个‘文商旅体’精品消费新场景,到1000万旅游住宿消费券的发放,再到各类入境游政策的实施。”成都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采取系列措施,“让赛事经济自然更多地延伸到了文化体育、商业消费等多领域。换言之,成都让赛事流量成为激活城市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新引子。”
成都交投集团党群宣传部雷霖表示,西村大院有包容多元的业态、竹林环绕的自然互动,以及生活与商业的和谐融合,“这里的城市生活方式,把成都的创新与诗意藏进建筑里。”在她看来,文化、商业、旅游、体育已形成新的融合共振,“已成为托举成都这座城市不断向上、激发新活力和新动能的又一杠杆。”
▲活动现场
城市综合体如何赋能城市文商旅体融合?西村公司总经理牛汶洪认为,当下城市综合体的核心课题已经不是“有没有资源”,而是怎么激活新场景、形成传播、带动消费。“西村大院已入驻120余家商户和品牌,涵盖体育运动、文创艺术、休闲娱乐等业态。这些便民且开放的场景,让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脉络逐渐清晰。”
西村大院将营造eVTOL等更多低空经济消费场景
“文商旅体融合不是‘新课题’,而是城市发展的‘天然基因’,只是规模和呈现方式不同。”以西村大院为例,牛汶洪透露,目前,该地正在引进酒店,以补齐旅游端口短板。同时也在对跑道进行智慧化提升,“特色场景方面,我们计划打造更多适合综艺和影视取景的场景。此外,低空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在西村艺术空间顶楼打造了一个停机坪,未来政策允许后,我们将营造eVTOL等更多低空经济消费场景。”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今年夏天再逢成都世运会,牛汶洪非常振奋:“成都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拓宽了发展空间,拥有无限可能。未来,体育赛事、时尚艺术、文旅消费、低空经济等文商旅体融合业态都将在这里茁壮成长。希望西村大院不仅能成为成都生活方式的目的地,而且能让成都的体育生态更丰富、城市能级再跃升。”
西村之行,以小见大,一个个鲜活的“小场景”折射出的是国资国企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大实践”。下一步,成都国资国企系统将把“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有机统一和衔接起来,聚焦主责主业,服务重大战略,做优产业体系,强化民生保障,推动科技创新,深化国企改革,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品牌塑造为核心,以文商旅体深度融合为路径,以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不断开创文商旅体发展新局面,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
红星新闻记者赵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