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0月,张学良被送到台湾软禁,保密局每月拨付5万元,用于张学良等人及特务队的伙食。每四天买一次菜,猪半只,鸡都是整筐买,另外还有鱼、罐头等等,当时的冰箱,除了放冰块外,还有一种点灯的瓦斯冰箱。 1946年的台湾,刚从战争的阴影里走出来,大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可有个人却顿顿大鱼大肉,吃的比谁都讲究。张学良被软禁在台湾时,伙食费一个月高达5万元! 张学良1901年出生在辽宁,是东北大帅张作霖的儿子。张作霖1928年被炸死后,张学良接了班,成了东北的掌舵人,人称“少帅”。这家伙年轻气盛,干过一件大事——1936年的西安事变。他把蒋介石给扣了,想逼着他跟共产党联手抗日。这事儿虽然促成了国共合作,但张学良自己也栽了跟头。事变后,他被国民政府软禁起来,先是在大陆关了几年,到了1946年10月,又被送到台湾继续“圈着”。 说起这软禁的背景,我们得明白,当时台湾刚从日本手里收回来没多久,经济一团糟,老百姓日子苦得很。可张学良到了台湾,待遇却完全是另一码事儿。国民政府派了所谓的“保密局”盯着他,每个月拨5万元专门管他和特务队的伙食。这可不是小数目,我们得掰开了算算,这钱到底有多“豪”。
1946年的台湾,普通工人一个月能挣多少?撑死也就100来块钱,够一家人勉强糊口。可张学良这边,一个月5万元,光是吃喝就花得这么大手大脚。我们算一笔账:当时一个工人月薪100元,这5万元相当于500个工人的工资总和!换句话说,张学良一个月的伙食费,能养活好几百号人,还不是随便凑合的那种。 这钱都花在啥上了?每四天买一次菜,猪得半只,鸡是整筐整筐地提回来,还有鱼、新鲜的、罐头的,啥都不缺。半只猪在当时能吃多久?一家子省着点能顶大半个月,可张学良这儿四天就干掉一回。鸡也不是一只两只,是按筐算,鱼和罐头更是流水线似的往桌上端。更别提他们还有个稀罕玩意儿——瓦斯冰箱。那年头,普通人家里哪见过这东西?大多还靠冰块保鲜,能用上点灯的瓦斯冰箱,绝对是高档货。 我们再看看当时台湾的情况。战后物资短缺,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政府还得发配给票管着粮食。可张学良这边半只猪、整筐鸡,外加进口罐头,吃得比城里的大户人家还讲究。这伙食费高得离谱,有人就说了,政府这是拿纳税人的钱养“贵宾”啊。不过也有人觉得,张学良毕竟是抗日的功臣,待遇好点也说得过去。不管咋说,这5万元在当时就是个天文数字,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别看张学良吃得好,这软禁可不是啥享福的事儿。他被关在所谓的“台湾新竹”一带,出不了门,身边全是特务盯着,自由那是想都别想。5万元看着多,可那也是给整个“队”的——张学良自己加上看守他的特务们一块儿吃。这钱听着吓人,摊下来其实也没那么夸张,毕竟人不少。但比起普通老百姓,这生活档次还是高得没边。 张学良不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平时就看看书、写写字、摆弄摆弄花草。后来还迷上了画画和书法,日子过得挺“文艺”。跟特务们处久了,他还跟几个看守混熟了,下了几盘棋,聊聊政治啥的。有个特务后来还写了书,讲他跟张学良的交情,足见这关系不一般。 可再好的伙食、再多的消遣,也掩不住一个事实——他是个囚徒。44年啊,从1946年到1990年,张学良就这么被圈着,半步出不了门。5万元买来的不是自由,是个金光闪闪的笼子。 1990年,张学良终于熬到了头,89岁高龄被放出来。他没留在台湾,直接去了夏威夷,跟家人团聚,2001年在那儿去世,活了整整100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