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街亭败了,马谡背了千年黑锅 真正该负责的其实是诸葛亮。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第一次

街亭败了,马谡背了千年黑锅 真正该负责的其实是诸葛亮。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第一次北伐失败,根本不是马谡一个人的问题。 诸葛亮自己都承认:”责任不在敌众我寡,在我一人。” 当时诸葛亮可不是只派马谡守街亭,而是四路并进。 他自己攻陇西城,被游楚死守,败了。 魏延打天水冀城,虽然俘获了姜维,但也没全胜。 赵云在箕谷口做疑兵,同样失败。 高详盯防郭淮,也被击败了。 四路出击 四路都败。 这能全怪马谡? 更要命的是,诸葛亮为啥偏偏用马谡,不用魏延、吴懿这些老将? 原因有三个,每一个都让人无语。 首先是私交太好。 马谡给诸葛亮写信说:”明公视谡如子,谡以明公为父。”这关系,简直就是干爹干儿子 哪还有什么公正可言? 其次是被马谡的才华迷了眼。 平南中时马谡提出”攻心为上”,十几年南中都不敢叛。 北伐前又是马谡献反间计,让司马懿下台,这才有了前期的神速推进。 诸葛亮一看,这娃太有才了 刘备看走眼了。 最关键的是派系斗争。 蜀汉有东州人和荆州人两大集团,诸葛亮作为荆州人,当然偏向自己人。 马谡正好是荆州出身 符合诸葛亮的用人偏好。 结果呢? 马谡确实违背了诸葛亮的布置,依山设营被张郃断了水源,三天后大败。 但问题是,就算马谡守住了街亭,其他三路都败了,北伐还是要失败。 诸葛亮自己心里也清楚,街亭败后立马自贬三级。 能做到这份上 说明他知道主要责任在自己。 马谡临阵脱逃确实不对,但他背了千年黑锅,真的冤枉。 一个没统兵经验的参谋,被派去守关键要道,败了就成了替罪羊。 你觉得这次北伐失败,马谡和诸葛亮谁的责任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