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局势:俄军集结的兵力足以攻占一个中等欧洲国家 8月23日,乌克兰第聂伯战役战略集群发言人维克托·特列古博夫表示,目前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集结的俄军人数已达到战前该市人口的两倍。 就拿这21.6万兵力来说吧,俄军摩步师满编也就1.1万人,21万足够摆开19个师的架子,再配上炮兵旅、防空团和战术导弹部队,妥妥的战役级进攻集群。 美国战争研究所的开源情报分析显示,俄军在这方向部署了第58集团军主力,还加强了第41合成集团军的精锐旅,光T-90M主战坦克就到位了350辆,比波兰全军的坦克数量还多(波兰有247辆)。 远程火力更狠——伊斯坎德尔导弹发射车在前线50公里内摆了48辆,这玩意儿射程覆盖280公里,别说波克罗夫斯克周边,连第聂伯河对岸的乌军后勤枢纽都在打击范围内。 拿欧洲国家军力做个对比就更直观了。荷兰陆军总共才110辆豹2坦克,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坦克数量是它的10倍还多。 比利时空军的F-16战机加起来60架,俄军光是部署在前线机场的苏-34战斗轰炸机就有72架,还不算驻克里米亚的远程航空兵。 最有意思的是兵力密度——波克罗夫斯克周边每平方公里土地上,俄军部署了23名士兵和1.8件重装备。 这种密度比1999年科索沃战争时北约对南联盟的兵力部署还高出37%,难怪乌军参谋部的军官私下说:“这哪儿是集结,分明是要把波克罗夫斯克犁一遍。” 但俄军这波操作可不是瞎扎堆。卫星照片显示,他们在前线修了57公里长的装甲部队待机阵地,全用伪装网和混凝土掩体罩着,无人机侦察都难发现。 后勤更夸张——从别尔哥罗德到前线的公路上,每天有2800辆次军车运输物资,光桶装燃料就堆了12万吨,足够一个中等欧洲国家全军用三个月。 乌克兰国防情报局截获的俄军通讯显示,他们甚至给每个摩步营配了移动野战厨房,能保证士兵顿顿吃上热食,这后勤保障能力,比当年拿破仑征俄时强了不止一百倍。 装备水平也不得不说,俄军这次拉来的T-90M“突破”坦克,装了阿富汗尼特主动防护系统,能硬抗标枪导弹。 龙卷风-G火箭炮换上了卫星制导火箭弹,打击精度从原来的150米提升到30米以内。 这种全维度的装备优势,别说中等欧洲国家,就算是波兰、罗马尼亚这些北约东翼国家,单独拉出来也未必扛得住。 但乌军现在的处境别提有多尴尬了。第聂伯战役集群名义上有6个旅,但满编率不足60%,能用的坦克只有89辆,其中34辆还是从波兰淘来的T-72老古董。 俄军还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部署了S-400、山毛榉-M3和道尔-M2三层防空网,乌军仅存的苏-27战机只要升空就被锁定,上个月就有3架在执行侦察任务时被直接击落。 美国送的“海马斯”火箭炮倒是打了几发,但俄军电子战部队用“汽车场”系统一干扰,精度直接下降70%,炸自己人仓库的事儿都发生过两回。 欧洲国家看着这阵仗也挺纠结。德国国防部匿名官员说:“要是俄军把这兵力用在波罗的海方向,立陶宛撑不过48小时。” 法国陆军参谋部的报告更直接:“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的集结规模,超过了北约在东欧的所有军事存在总和。” 最有意思的是波兰,一边嚷嚷着“援助乌克兰”,一边偷偷把驻东部的第12机步旅后撤了50公里,旅长跟部下交底:“真打起来,咱们这点人不够俄军塞牙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