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在山东功劳巨大,但有另一位老将军压阵,他却只能屈居副职! 1949年2月,中央决定重组山东军区,为了应对接下来一系列重要战事,山东自然要有一位猛将坐镇。对于这个人选,大家心里早就有了答案,那就是刚刚率部取得济南战役胜利的许世友。 消灭王耀武部之后,许世友顺利平定山东,这场战斗他只用了8天就取胜,中央对他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因此,考虑到许世友的资历以及在山东奋战多年,立下这么多战功,大家都认为他当司令最合适,结果许世友只是担任了山东军区副司令。 1940年,许世友就担任了山东纵队第3旅的旅长,山东在抗战期间是中央重点发展的地区。许世友来到山东后,很快就扛起了胶东地区抗战的大旗,那时日军不断蚕食中共的各处根据地。 许世友靠着军事能力,先后在莱阳等地取得胜利,一举扭转了局势。在他的带领下,胶东根据地慢慢发展壮大,后来他又率部收复威海等重镇。 到了解放战争期间,许世友又担任了华东野战军9纵的司令,在与国民党争夺山东的过程中,他率部在莱芜等地取得胜利,又带领东线兵团保住了胶东军区,并连续在兖州等地重创敌军。 最终,他率部解放济南等重镇,将国民党的势力赶出了山东。因此,在山东奋战多年,劳苦功高的许世友按理说应该成为山东军区的司令。 不过,中央考虑到解放战争的形势,认为山东这处要地,还是要有一个老将压阵。于是,组织让张云逸担任了司令,许世友当他的副手。 虽说没能成为司令,许世友会感到有些遗憾,但若是给张云逸当副手,他也是心服口服。 毕竟,张云逸可谓是中国革命史上的活化石,他来自海南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就考入了广州黄埔陆军小学。他接触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毅然决定走上革命的道路。 此后,张云逸努力学习,成为校内的优等生,1909年10月,他正式参加了同盟会,随后与诸多同志一起组织武装起义的事情。 辛亥革命爆发后,张云逸所在的革命军进攻两广总督府,他在战斗中十分英勇,这让他得到了上级的重视。此后,张云逸又被送往军校深造,他追随孙中山先生讨伐袁世凯、陈炯明等人,为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孙中山先生病逝后,张云逸也陷入了迷茫,正在此时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在与中共党员的交往中,他意识到这才是拯救国家的方法。 1926年,34岁的张云逸加入了共产党,凭借着自己在军中的关系,他成功帮助卢德铭等人组织了秋收起义。又掩护了大量同志前往南昌组织起义,为革命武装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张云逸离开了国民党,来到两广一带按照组织的命令建立革命武装。1929年12月,他与邓小平等人成功建立了红7军,又指挥部队在左江地区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在那之后,张云逸多次与国民党以及贵州等地的军阀作战,敌人不断集结重兵,使得他们在当地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 张云逸等人便带领红7军开始了一场小长征,众人一路翻山越岭,突破敌人多道封锁线,最终进入了中央苏区腹地,与主力红军会师。毛主席等人对他有着极高的评价,他们的到来还帮助苏区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抗战爆发后,张云逸被任命为新四军参谋长,与叶挺等人搭档。为了战事的需求,毛主席等人决定让军事能力出众的张云逸率部过江,在江北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 张云逸不负众望,带领部分军队进入安徽,建立起了新四军江北游击总队。后来,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受到重创,好在张云逸等人带出的部队没有受到更大的损失,给部队留下了火种。随着新四军重组,他被组织任命为副军长,协助陈毅负责新四军的发展。 数年间,张云逸率部在华中等地重创日伪军,一路收复多座县城,将淮南与苏北等解放区连成一片。解放战争爆发后,新四军主力来到山东,作为新四军的副军长,张云逸兼任了山东军区副司令的职务。自此,他坐镇山东,专门负责后方的工作,为在前线作战的陈毅等人提供支持。 到了1949年初,由于山东军区是渡江作战的主力之一,组织还是决定让同样在山东工作多年,资历与功绩令众人信服的张云逸担任山东军区司令。 这个安排非常明智,张云逸组织军区很好完成了支持前线部队过江的工作,他与许世友的合作也非常成功。虽然许世友给老将军当了副手,但这个安排只是暂时的。 1949年9月,张云逸被调往广西担任省委书记,许世友顺利接班正式担任了山东军区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