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商博良如何破解古埃及文的?技术细节揭秘前面我介绍了古埃及文字非常古怪的特点:80

商博良如何破解古埃及文的?技术细节揭秘

前面我介绍了古埃及文字非常古怪的特点:800多个象形字里面藏了24个字母!欧洲人看见这些符号组合,上千年都死活看不出规律,没法破解。

伪史论朋友坚决反对西方,很有正义感!我明白了,大家是在找西方人叙述中的疑点,而不是当历史发明家,没人说“拿破仑造金字塔”这类一眼假的东西。大家配合,我来介绍古埃及历史或者文字细节,伪史论朋友们找到一堆疑点,大家都非常开心。

商博良破译故事的开端,是1798年拿破仑到埃及打仗,搞了块“罗塞塔石碑”回法国。上面有三种文字,最底下是当时都看得懂的希腊文。54行希腊文就是学界俗称的《孟菲斯祭司诏书》,是公元前196年埃及祭司给托勒密五世写的颂词。

其中第一行与第三行是:

1 βασιλεύοντος Πτολεμαίου τοῦ Πτολεμαίου καὶ Ἀρσινόης θεῶν Φιλοπατόρων Ἐπιφανοῦς, ἔτους ἐνάτου,

3 ὑπὲρ τοῦ ἀναγράψαι δόγμα τὸ δοθὲν ὑπὸ τῶν ἱερέων τῆς Αἰγύπτου πᾶσι τοῖς βασιλεῦσι Πτολεμαίῳ τῷ Ἐπιφανεῖ,

第一行出现了托勒密五世的全称:托勒密之子托勒密,对应希腊文:Πτολεμαίου τοῦ Πτολεμαίου。第一个托勒密是指托勒密五世,第二个是指四世。第三行也现出了托勒密,对应英文是“Ptolemy”。希腊字母和英文字母发音是有关联的,το = to,λε = le,μ=m。所以我们知道英文是从希腊文转的,中间是拉丁文。

而石碑上方的象形文字,就是图二的样子,看上去很不好懂。但商博良是少年天才,13岁就通晓西方世界一大堆语言文字,直觉非常好。他19岁刚来研究,一看到图二就断定,这是字母文字!这就是天才的水平,一般学者真没这个感觉。原因很简单,上面古埃及文字(有些文字句子明显残了)共有14行,1419个字符。这么多字符,却一共只有30多种符号,这就是字母文字的统计学特征!只不过符号会组合,水波𓈖、芦苇𓇋、碗𓎡等符号的位置神出鬼没。

为什么1419个字符,却只有30多种符号?古埃及不是有800多个字符的象形文字么?这是有演化历史的,托勒密五世时期是公元前196年,古埃及文字进化了2000多年,一方面有加象形符号,一方面也逐渐字母化,文字主要是字母了。如果是一段汉语文字,肯定不会1419个字符只有30多种符号,基本会上好几百个的不同符号。

现在到了关键点了,商博良果断将目光放到了图二的6个圈圈上(其中有一个不全)。圈圈很常见,当时古埃及各类文字资料中经常有。对照希腊文原文,不难猜出圈圈就对应人的名字:托勒密!其中图三的这个东西,完整出现了三次,另外三个框子也是一半的重复部分,这显然就是“托勒密”的意思。

这不是商博良发现的,英国学者如搞光的双缝实验的托马斯·杨,研究古埃及文都知道这个。这不是水平,任何研究者都不难推理出人名的对应关系。但不知道为何圈圈里的“画”,能对应人名。

现在,商博良天才地判断,这些符号是字母,那破译就简单了。用类似图四的字母表,就能简单破译了。Ptolemy,在罗塞塔石碑上的希腊文是Πτολεμαῖος (英文对应Ptolmeis)。而 Ptolmeis = 𓊪 𓏏 𓍿 𓃭 𓌳 𓇌 𓏭 𓋴,这是电脑编码对应过来的。

商博良看各种资料,推理出了十几个字母的对应关系,告诉了英国同行。这个对应难度没那么大,比起后世二战时期破译密码是很简单的,统计特征极为明显。

但是,为啥托马斯·杨就对应不过来,之前欧洲人英国人上千年也不知道?这是因为,除了需要想到“古埃及文是字母文字”,还要面对古埃及人书写次序布下的迷魂阵。

我们一般的理解,书写次序就是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几种。但古埃及人不是,文字里混杂着全有。一个圈圈里,字符从左到右、从右到左都可能,有的上下还是两个字符,摆放相当随意。

但是,商博良坚定地认为古埃及文是字母,不管书写次序,就能发现明显的对应关系。确认了“古埃及文是字母”,找到了一些明确有逻辑的对应,线索就有了。当然后面还是很难,所以商博良找同行一起努力破解。

罗塞塔石碑,并不是说就破译了古埃及文,而是帮欧洲学界确立了方向:找字母对应关系。完整的24个字母表还是很难,也不是精确对应,需要艰苦的工作。但这就可以开始一个个确认了,慢慢就能破解了。

飞扬南石说,不理解托勒密的英文“Ptolemy”怎么能对应古埃及象形符号,可能是不了解英文字母的起源。英文字母就是拉丁文字母,拉丁文字母是希腊字母来的,希腊字母是菲尼基人字母来的,菲尼基字母就是学习古埃及文字母,而古埃及字母就是从象形符号转来的。有点变形,有时一个对应两个,有时两个对应一个。但还真能对应上,这就是地中海历史的神奇。

附注:罗塞塔碑中间的第二种文字,是古埃及文的“世俗体”,上面的“圣书体”太难画好,就搞简化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