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嘉庆皇帝大丧期间,铁帽子王裕兴敷衍了事,偷回王府奸淫家中丫环,导致丫环人悬梁自尽

嘉庆皇帝大丧期间,铁帽子王裕兴敷衍了事,偷回王府奸淫家中丫环,导致丫环人悬梁自尽。丑闻传出,道光大怒。 裕兴的先祖是豫通亲王多铎,多铎的兄长是多尔衮,受封亲王并 “世袭罔替” ,成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作为多铎的五世孙,裕兴一出生就含着 “金汤匙”,平日里,他对王府的事务、朝堂的政事毫无兴趣,把心思都花在了寻欢作乐上。 在豫亲王府的众多丫鬟中,有个名叫寅格的姑娘,不幸成了裕兴贪欲的目标。 彼时的寅格还不满十七岁,她不仅模样出众,干活也十分勤快细致,平日里主要负责照料裕兴福晋的饮食起居。 福晋见寅格聪明伶俐、做事靠谱,对她格外疼爱,常常把一些贴身的活计交给她做,有时还会赏她一些衣物首饰。 可福晋万万没想到,这份对寅格的 “器重”,竟成了将这个可怜姑娘推向深渊的 “催命符”。 寅格虽是丫鬟,却有着一身傲骨,她打心底里瞧不起裕兴这种不学无术、只知沉迷声色的王爷,每次遇到他的骚扰,总是冷着脸一言不发,始终不让裕兴占到半分便宜。 1820年9月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京城的平静,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驾崩。 按照清朝的礼制,国丧期间:所有皇室宗亲、文武百官必须身穿素色丧服,禁止举办任何娱乐活动、宴饮聚会,每天还要按时前往宫中的灵堂哭灵。 裕兴作为铁帽子王,本应带头遵守这些礼制,可他心里根本没把国丧当回事。每天在宫中哭灵时,他满脑子想的都是何时能回王府寻乐。 勉强在宫中应付了三天,裕兴瞒着众人偷偷溜出了皇宫,回到了豫亲王府。 寅格死后,裕兴并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眼里,一个丫鬟的性命微不足道,只要随便找个 “突发急病去世” 的借口,就能把这件事轻易掩盖过去。 这天傍晚,裕兴的福晋在宫中参加当日的完丧仪后,带着一身疲惫回到王府,发现不见了寅格,再三询问下人后,得知了原委。 福晋如遭五雷轰顶,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可事已至此,她知道隐瞒下去只会让事态更加严重,甚至可能连累整个豫亲王府。 于是,福晋咬牙决定,将此事如实上报给专门管理皇室宗亲事务的宗人府。 宗人府地位特殊,专门负责处理宗室成员的违法违纪事件,其权力远在普通官府之上。接到豫亲王福晋的报案后,宗人府的官员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派人前往豫亲王府展开调查。 经过一番细致的讯问取证,裕兴在国丧期内强奸丫鬟并致其死亡的真相很快就水落石出。 消息传到刚即位不久的道光皇帝耳中时,他大发雷霆。道光一心想要整顿朝纲,扭转嘉庆后期官场松弛、宗室子弟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 得知裕兴竟敢在服丧期间,做出如此伤风败俗、草菅人命的事情,道光勃然大怒,下旨将裕兴的豫亲王爵位革除,并判处死刑。 这道圣旨一下,朝野上下顿时一片哗然。要知道,铁帽子王这个头衔就是 “免死金牌”。裕兴的宗室亲友们得知消息后,纷纷开始四处活动,想要为他求情,希望能保住他的性命。 在众多求情者中,最有分量的当属孝和睿皇太后(道光皇帝的养母)。 皇太后认为,裕兴虽然罪行严重,但毕竟是皇室血脉,若是直接处死,会伤了宗室之间的和气。于是,皇太后亲自去见道光,苦口婆心地劝说让他从轻发落。 道光虽然心中愤怒,但也明白皇太后的顾虑,他刚刚即位不久,根基尚未稳固,若是此时贸然处死一位铁帽子王,确实容易引起宗室成员的不满,甚至可能引发动荡。 经过一番慎重的权衡,道光最终决定修改判罚:免去裕兴的死罪,但将他的铁帽子王爵位削除,交由宗人府圈禁三年,以此作为惩戒,警示其他宗室子弟。 就这样,曾经风光无限、前呼后拥的豫亲王裕兴,一夜之间从云端跌入了泥潭。被关进宗人府后,他失去了所有的荣华富贵,每天只能在狭小阴暗的囚室里度日。曾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王爷,如今连基本的饮食起居都要自己打理。 三年后,裕兴被放出了宗人府。此时的他,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成了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落魄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