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脸都不要了!上海,一老太为给孙子买婚房,以280万元卖掉自己住的房,随后搬进儿子

脸都不要了!上海,一老太为给孙子买婚房,以280万元卖掉自己住的房,随后搬进儿子家生活,不料没过多久,儿子竟然翻脸了,老人无奈只好搬出去租房住,一年后将儿子告上法庭,想要把房子要回来,而法院这样判了! 据光明网9月9日报道,上海的王阿婆,今年都74岁了,她这辈子没生养过自己的孩子,再婚后,就把丈夫带来的儿子当亲生的一样疼,拉扯了三十多年。 眼看着孙子大了,要结婚了,房子成了头等大事,老两口一合计,干脆,把咱们住的这套老房子卖了,给孩子添上!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房子卖了280万,为了这事,老两口还正儿八经写了个《房屋财产赠予说明》。 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我们年纪大了,需要儿子照顾,所以卖房搬过来住,孙子结婚需要钱,我们自愿把这280万全都给他。 听着是不是挺好?老人出钱,儿子出孝心,一家人其乐融融,王阿婆当时也是这么想的,把自己的后路,把自己的晚年,全都托付给了这份养育了三十多年的亲情。 钱很快就到了孙子手上,老两口也如约搬进了儿子家,可谁能想到,这温馨的画面没持续多久,就变了味。 住在一个屋檐下,摩擦和矛盾也多了起来,王阿婆在这个家里,越来越觉得憋屈,处处都得看人脸色。 更让她寒心的是,养了三十多年的继子,在争吵中竟然冲她吼:“你又不是我亲妈!” 这句话,像一把刀子,扎进了王阿婆的心里,三十多年的付出和关爱,在这一刻,好像都成了一个笑话。 她在这个家里,成了一个外人,老伴呢,夹在中间,总是向着自己的亲生儿子,觉得儿子给吃给住就不错了,对王阿婆的委屈视而不见。 王阿婆心灰意冷,最后只能拖着行李,搬出了那个她本以为可以养老送终的家,74岁的人了,孤零零地在外面租了个小房子住。 这一住,就是快一年,日子过得艰难,心里的苦楚更是没地方说,她越想越不是滋味,我把一辈子的积蓄都给了你们,换来的就是这个下场? 忍无可忍,王阿婆决定为自己讨个公道,她一纸诉状,把继子和孙子告上了法庭,她的要求很简单:撤销当初那个赠予,把我那份卖房钱还给我!当初说得好好的,我给钱,你养老。现在你没尽到养老的责任,这钱,就得还回来。 法庭上,儿子和孙子却不这么认为了,他们辩解说,那份《赠予说明》只是说说情况,给孙子钱买房是纯粹的赠予,跟养老没关系。 再说了,钱是给孙子的,凭什么要儿子还?这话说出来,真是让人心寒,网上好多人都看不下去了,有网友评论说:“这儿子孙子脸皮也太厚了!老人把老底都掏空了给你们,结果换来一句‘你不是我亲妈’,就把人赶出去了?这跟白眼狼有什么区别?” 好在,法律是讲道理的,法院审理后认为,王阿婆那份《房屋财产赠予说明》写得很明白,赠予房款和需要儿子照顾,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 说白了,照顾老人就是给钱的前提条件,现在儿子没履行好照顾的义务,导致王阿婆无家可归,这个前提条件就没了。 所以,王阿婆有权利把赠予的钱要回来,考虑到王阿婆确实在儿子家住过一段时间,法院最后判决,儿子和孙子需要共同还给王阿婆135万元。 虽然比她应得的140万少了5万,但总算是把养老钱给要回来了,儿子不服气,还上诉了,结果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二审法院说得很透彻,你享受了老人卖掉唯一住房换来的巨款,就必须履行最基本的赡养义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社会的公序良俗。 这判决,大快人心!它不仅帮王阿婆讨回了公道,更是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就像一位网友说的:“这事儿告诉我们,老人帮衬孩子可以,但千万别掏空自己,自己的养老钱,一定要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王阿婆的故事让人唏嘘,她用半生的心血去浇灌一份没有血缘的亲情,本以为能换来晚年的依靠,结果却是一场空。 这个判决,守住了法律的底线,也守住了人心的底线,它告诉我们,亲情固然可贵,但当亲情和巨大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时,就必须多留一个心眼。 任何时候,人都不能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攥在自己手里的,才是最可靠的。 信源:光明网2025年09月09日——上海一老人倾其所有卖房赠孙,儿子却翻脸不认人?法院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