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泪目!辽宁沈阳,96岁抗美援朝老兵参观士兵训练,看到士兵手中的枪,露出羡慕的表情

泪目!辽宁沈阳,96岁抗美援朝老兵参观士兵训练,看到士兵手中的枪,露出羡慕的表情,他拿起现役装备说道: “我能摸一下吗?”他问得很轻,声音有些飘,但士兵还是听见了,赶紧把枪递过去。他伸出手时,手背上的青筋和老年斑清晰得像刻出来的一样,指尖碰到枪身的那一刻,整个人仿佛突然慢了半拍,眼神里那点亮,好像不是在看武器,是在看什么很远很远的地方。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把枪举起来,先看了眼瞄具,再试着对准地面瞄了一下,然后抿着嘴笑了,像在心里对谁点头似的。他说了一句,“我们那时候,哪有这个玩意啊。” 他讲的“那时候”,是1950年入朝的那一批,在长津湖那一仗里待过,班里一个个都是冻得直哆嗦还不敢动弹,脚上的鞋子晚上脱了第二天就穿不进去了,枪都冻得打不响,要靠体温先捂热了再打。他说他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子弹卡壳,他弟兄一边撬一边喊他躲开,结果下一秒自己被一发击中了脖子,没出声就倒了。 “我们用的枪,拼的是命,不是精度。”他看着那把崭新的自动步枪,眼神跟年轻士兵完全不一样,不是想拥有,是一种没机会使用的可惜,“当年我们抢敌人的用,拿到手还得先看看能不能打,能打不走火不炸膛都算运气好。” 他不太愿意说太多,但有人问他是不是后悔当初参战,他笑了一下,嘴唇抖了抖,说:“后悔?怕死是有的,谁不怕,但兄弟都去了,你能躲哪儿去?”这个老兵叫李振海,曾在第38军112师服役,荣获三等功两次,澎湃新闻2019年曾采访过他,那次他也提到了一个细节,“有次我们炸桥,时间掐错了,我人差点没回来,那桥炸塌后,整整三个连的人才没被围死。” 他拿起枪那一刻,没人敢出声,那不是仪式感,那是实打实的敬畏,他曾用身体挡过子弹,也扛过冻伤截肢的战友下山。他说:“你们现在这装备啊,我拿着都觉得不像是真的。”可当年,他和兄弟们连像样的军靴都没有,很多人冻伤后截肢回来,就再也没能自己站起来走一步。 而今天的训练场,阳光正好,枪口泛着金属光泽,年轻的士兵跑动起来干脆利落,身上穿的是防弹护甲、通讯设备齐全的作战服,每一件都像是为胜利量身定制的。而老兵站在那里,像站在两个时代的交界处,他的回忆里是雪地、饥饿和尸体,眼前却是汗水、秩序和和平。 这不是怀旧,也不是宣传,而是历史在他身上没断过。他说,国家强了,不用我们老家伙操心了,这是最大的好事。他摸枪,不是为了怀念打仗,而是想确认,今天的年轻人手里真握着能守得住家国的东西。 我在旁边看着他,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他脸上的皱纹比我想象得多,但举枪的动作却一点没含糊。他笑起来的时候,牙齿已经掉得差不多了,可那笑意比谁都沉。他放下枪时说:“你们拿着它,要对得起你们活得安稳的今天。” 你听过老兵亲口讲过那段经历吗?他不是电影里的形象,而是真真切切走在我们身边的人,欢迎你分享你见过或听说过的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