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标签: 制造业

7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3%亚洲制造业依然是支撑全球经济复苏主要动力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综合指数变化来看,7月份全球制造业PMI较6月份小幅下降,连续5个月运行在50%以下,意味着全球制造业继续弱势运行,且恢复力度较6月份稍有减弱。“展望后市,全球经济恢复仍...

制造业向“精”而行锻造硬核竞争力

丝线翻飞,融合千年非遗技艺的真丝华服渐露雏形…这些生动的场景,正是嘉兴制造业向“精”而行的缩影。日前,2024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名单揭晓,嘉兴市39件产品强势入选,数量高居全省第三。硬核科技打破垄断 在浙江脉通智造...
为什么这次印度选择了硬刚美国?他怎么突然就腰杆硬了呢?跟很多靠出口制造业吃饭的

为什么这次印度选择了硬刚美国?他怎么突然就腰杆硬了呢?跟很多靠出口制造业吃饭的

为什么这次印度选择了硬刚美国?他怎么突然就腰杆硬了呢?跟很多靠出口制造业吃饭的国家不一样,印度的经济主要靠服务业和内需撑着,还有一个特别的“杀手锏”——直接输出劳动力。印度每年培养一大堆工程师和专业人才,这些人要么直接跑去欧美打工,要么通过远程服务给跨国公司干活,光IT外包这块,2024年就给印度赚了2500多亿美元的外汇,占GDP的差不多10%。这种劳务输出的模式,让印度对传统商品出口的依赖没那么高,特朗普的关税再狠,也很难直接打到印度的经济命脉,毕竟美国市场对印度的商品出口只占总出口的20%左右,影响没那么大。印度有14亿人口,国内消费市场超级大,内需完全能撑起经济增长,即使美国加关税,印度那些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比如手机、钢铁、珠宝什么的,受冲击的也就是一小部分,动不了经济根本。相比之下,印度更在乎能源价格对国内通胀的影响,俄罗斯的廉价石油对印度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印度石油部长说了,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总进口的35%以上,这不仅让能源成本降下来,还帮着稳定全球油价。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印度完全有底气说:“你加你的,我买我的!”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因为西方制裁,石油卖得特别便宜,印度抓住了机会,成了俄罗斯原油的大买家。从战前不到1%的进口量,到2024年占到将近40%,每天进口180万桶。便宜石油让印度省了不少钱,还能炼成汽油、柴油出口到欧美,赚得盆满钵满,比如,印度的大炼油企业信实集团,靠着这波机会,股价涨了34%,成了经济支柱。印度觉得自己买俄罗斯石油完全合理,没违反联合国认可的任何制裁,还在欧盟和G7定的价格上限框架内操作。印度还发现,欧盟国家自己也在偷偷通过“影子舰队”买俄罗斯能源,西方这套双标,印度早就看透了,所以特朗普的威胁在印度眼里,根本站不住脚。印度一直走“战略自主”的路子,在美国、俄罗斯、中国之间搞平衡,不完全倒向谁,特朗普虽然嘴上说印度是“朋友”,但他单边搞关税,明显没把印度当回事。相比之下,俄罗斯跟印度关系铁得很,不光卖便宜石油,还在军事上合作紧密,比如S-400防空系统。印度很清楚,放弃俄罗斯石油不仅会让国内能源成本飙升,还可能削弱自己在全球的独立性,所以印度外长苏杰生态度很硬,说能源安全是国家利益,谁也别想动摇。金砖国家这几年一直在推去美元化和贸易多元化,想摆脱对西方的依赖,2025年7月的金砖峰会上,印度支持搞“新投资平台”和本币结算系统,展现了主动性。这种多边策略让印度觉得,即使美国加关税,它也能找到其他市场,比如东南亚、非洲,来对冲损失。别看印度现在靠劳务输出,但它也在往创新经济转型,这让它的底气更足,印度政府最近加大了对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绿色能源的投入,加上每年培养数百万工程师和技术人才,印度在全球科技链条里的地位越来越稳。未来,印度想靠创新驱动,慢慢减少对劳务输出的依赖,就算美国加关税,也动摇不了它的长期发展。
东大这次真下狠手了!直接彻底堵住美国制造业回流的路,不再允许仅仅在国内组装就称之

东大这次真下狠手了!直接彻底堵住美国制造业回流的路,不再允许仅仅在国内组装就称之

东大这次真下狠手了!直接彻底堵住美国制造业回流的路,不再允许仅仅在国内组装就称之为“国产”。东大,指的不是名校东京大学,而是坐镇北京的“东部大国”中国。这次动手的不是谁家企业,也不是哪个地方政府,而是直接从国家层面下场,动了制造业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什么才叫“国产”。过去几年,美国政府一直在推“制造业回流”,搞“本土制造”,从《通胀削减法案》到《芯片法案》,各种补贴砸出来,想把制造链从中国搬回去。但最新这一轮中国对原产地规则的调整,简直就像给这场回流潮浇了一盆冰水。这次海关的新规不再认“境内组装”为国产。什么意思?以前,只要东西最后在中国组装一下,就能贴上“MADEINCHINA”的标签。但现在,关键零部件如果有30%以上来自境外,那就必须通过双重认证,确认核心技术和制造环节真的落地中国才行,这就像你点了外卖,把菜装进自己家的碗里,不代表这顿饭是你做的。这种变化,不是拍脑袋的突发奇想,而是对标欧盟的原产地标准。在半导体领域,中国还加了一把火,如果关键设备来自出口管制清单,关税直接翻倍,最高达到125%。意思很明确,想靠“拼装”混个国产名头,没门了。这事对谁影响最大?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电池模组、富士康给苹果做的连接器,通通中招。以前这些产品因为最后一道工序在中国,就能享受“国产”待遇,现在直接被踢出局。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中国不再允许别人蹭技术红利。从全球角度看,中国这一步等于给“技术主权”重新定义了边界。光靠地理位置不够,核心技术必须扎根在地。这其实比加关税还狠。关税你还能算账,但技术壁垒一旦设起来,就是系统性锁喉。若是他们把工厂从中国搬出去,企业的平均运营成本会上升37%。听起来不多?但这还只是直接成本。还有一些“隐形成本”,供应链重建要花几年时间,而中国的数字孪生工厂平均8周就能完成一次产线升级。这速度和效率,别人根本学不来。技术依赖的问题也在集中爆发。比如美系车企的电机控制器,有78%的零部件来自中国供应商。一旦链条断了,整车就只能躺在车间里晒太阳。通用电气在德国的智能工厂也中招了,因为服务器控制系统依赖中国编译环境,结果加州的更新一停,整个工厂直接停转。制造业回流在美国碰到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三个死结。第一个是人才。台积电美国厂的建设拖了两年多,根源之一是不习惯工会制度。相比之下,上海的超级工厂三个月就能封顶。一个是拉家常式的施工,一个是流水线般的效率,差的不是技术,是文化。第二个是资源。中国掌控了全球95%的永磁体产能,而这些正是电机、电动车的命脉。美国想靠澳洲稀土项目翻盘,但进展缓慢,连个试验矿都没完全建成。第三个问题最棘手:产业链断层。越南和墨西哥虽然成了“新宠”,但二级供应商网络严重不足。苹果在越南的iPad组装厂,一度因为配套零件断供,出货率不到70%。这不是换个工厂就能解决的,是整条供应链的问题。面对这些现实,美国只能另辟蹊径。但中国这边也没闲着。德国大众在中国长春建立的研发中心,已经在做新能源汽车电子架构的本土化设计。英特尔则选择和中方合作,在RISC-V架构上绕开美国技术封锁。这是技术路线的迂回,不靠吵架,靠的是技术联盟。工业互联网也成了新战场。中国已经建成47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的生态体系相形见绌。像小松这种日本重工企业,也开始在中国徐州设全球创新中心,反过来把中国的技术反哺全球。这不是第一次产业权力的转移。上世纪80年代,日本也曾挑战美国技术霸权,结果被“东芝事件”敲了警钟。但中国和日本不同,除了全产业门类齐全,还有14亿人口的市场支撑。这不是靠贸易战就能打散的结构性优势。美国现在面临一个拧巴的局面。一边是52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补贴,一边是台积电亚利桑那厂投资缺口越来越大。连《纽约时报》都不得不承认,政治正确正在反噬制造业战略。特斯拉上海厂的产能,占了美国进口电动车的一半以上,这种“打自己脸”的现实让华盛顿左右为难。未来怎么看?关键看技术主权的指标体系。中国现在每年培养的工程师数量,已经超过美日德三国总和。在专利转化率上,68%的智能制造专利实现了产业化。这种速度背后,是像鸿蒙系统这样,从消费端反推工业场景的系统能力。如果说制造业是一场长期博弈,那接下来的十年,决定胜负的,不是工厂在哪,而是技术掌握在谁手里。信息来源:《中国对美加税定格125%,芯片原产地认定也要变了?》——新浪财经
1.军工信息化概念相关企业-核心主题:聚焦国防军工领域的信息化企业,涵盖

1.军工信息化概念相关企业-核心主题:聚焦国防军工领域的信息化企业,涵盖

1.军工信息化概念相关企业-核心主题:聚焦国防军工领域的信息化企业,涵盖显控系统、通信设备、软件服务、基础软件等细分领域。-代表企业及业务:-淳中科技:显控系统设备及解决方案(技术领先)。-科思科技:军工电子信息装备供应商。-四川九洲:机顶盒及智能网络设备(全球/国内领先)。-信安世纪: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安全厂商。-吉大通信: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国内领先)。-其他企业:能科科技(工业数字化转型)、展鹏科技(电梯变频控制)、中创股份(中间件)、诺唯赞(生物研发+上游技术)等。-补充信息:八一建军节背景下,军旗样式发布,凸显军工行业重要性。2.光伏“反内卷”产业链-核心主题:梳理光伏行业对抗产能过剩(“反内卷”)的产业链个股,分六大板块:-逆变器:阳光电源等。-硅料/硅片: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等。-电池片/组件: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光伏辅材:福斯特、福莱特等。-制造设备:金晶科技等。-锂离子电池:新特能源、协鑫科技等(部分重复提及)。-特点:企业覆盖全产业链,头部企业集中(如通威、隆基多次出现)。3.三季度投资关注方向-七大重点领域:1.军工:中航成飞、航发动力、航天彩虹等(主机厂及配套企业)。2.人工智能:中际旭创、拓尔思、科大讯飞(未直接出现但同类企业)等。3.创新药:恒瑞医药、药明康德、复星医药等。4.反内卷:光伏及周期股(如通威、华新水泥)。5.稀土:北方稀土、金力永磁等。6.稳定币:四方精创、拉卡拉等(金融科技相关)。7.自主可控:紫光国微、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半导体产业链)。-配套ETF:军工龙头ETF、光伏龙头ETF等,提供投资工具参考。4.其他共性信息-行业分布:军工、信息技术、新能源(光伏)、生物医药、金融为高频领域。-企业特征:多数为细分领域龙头或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如“国内领先”“市占率第一”等描述)。-政策与市场背景:涉及军工现代化、国产替代、新能源转型等政策驱动方向。总结图片内容围绕高科技与政策导向型产业,重点关注:1.军工信息化:技术自主化与国防需求。2.光伏行业:产业链优化与产能调控。3.多元化投资方向:AI、医药、稀土等赛道,反映市场对结构性机会的挖掘。如需更详细的企业分析或具体领域解读,可进一步探讨。

美国制造业萎缩速度达到九个月来最快 就业指标创逾五年最低

在构成ISM制造业指数的五个分类指标中,仅生产指标显示扩张,创下今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本次ISM调查是在特朗普周四宣布新一轮关税前进行的。许多贸易伙伴的基线关税税率被维持在4月的10%不变,好于市场最坏担忧。与此同时,...
数据不好,引发跳水,但问题不大!7月制造业PMI跌至49.3连续四个月在萎

数据不好,引发跳水,但问题不大!7月制造业PMI跌至49.3连续四个月在萎

数据不好,引发跳水,但问题不大!7月制造业PMI跌至49.3连续四个月在萎缩区间;数据不好,引发盘中跳水;好的是今天中国Ai50指数大涨,稳定了全市场情绪;最后20分钟,关注能否切入3597-3607区间收盘;今天主板最终只要3600一线其实就合格;
股市跳水原因找到了!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仅为49.3%,环比下降0

股市跳水原因找到了!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仅为49.3%,环比下降0

股市跳水原因找到了!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仅为49.3%,环比下降0.4%,连续低于荣枯线。PMI是衡量经济景气度的指标,也就是经济温度信号之一。经济复苏数据不及预期,加上前期利好兑现,市场利用PMI下降出了一批货。但是投资就是这样,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买得便宜才是王道!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美国还是中国?按货币金额计,美国年度消费总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美国还是中国?按货币金额计,美国年度消费总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美国还是中国?按货币金额计,美国年度消费总额18.8万亿美元,这其中只有6.1万亿美元用于商品类消费,剩余的12.7万亿美元也就是2-3被美国人用来支付房租,医疗保险,水电燃气网络信息费,法律服务及其他财税专业服务费,学费和旅游餐饮服务费。美国消费总额按货币算达到18.8万亿美元,这里面商品部分只有6.1万亿美元,主要投向日常生活用品和电子产品啥的。剩下那12.7万亿美元,大概占到总额的三分之二,主要被美国人花在房租、医疗保险、水电燃气网络费、法律和财税服务、学费以及旅游餐饮上。这些开支反映出美国人生活成本高企,服务类支出占比大,挤压了商品消费空间。我们中国这边,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79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6.8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其中核心消费品零售额占大头,不含汽车的部分约6.1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88.77%。网上零售额增长更快,前几个月同比增11.5%,占社消总额近24%,这块引擎拉动明显。餐饮收入7823亿美元,增速4.2%,比美国还快点。汽车零售虽只有美国43%,但主要是价格和结构差异造成的。汇率波动和通胀影响下,按名义美元算中国追赶态势稳,比例达美国80%左右。可要是按购买力平价算,中国社消总额相当于美国的1.6倍,达到13.76万亿国际元,这就凸显实际规模优势了。因为中国制造业强,商品价格低,服务成本也远低于美国,人工费尤其实惠,大部分服务价格只有美国的几分之一。西方那边,必要服务如房租医疗教育涨价快,负担重,而中国涨幅小,很多还没计入GDP。全球舆论老说美国是消费大国,但忽略了内需总额跟GDP结构和分配有关,不是人口决定的。印度人口跟我们差不多,可内需远没这么旺,就说明问题。中国以美国70%的GDP,创造出几乎相当的内需总额,人均GDP不到美国20%,人均消费却达25%。这效率高啊,证明我们内需潜力大。长期看,生产决定消费,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占全球消费品需求20%到40%,但服务消费多没核算进去。单纯汇率换算,美国看起来高,但实际物质和服务数量远低于中国。我们得承认中国内需还有疲弱处,需要提振调整,但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消费会成增长主力。国际上,中美消费比较有助于平衡全球经济,中国市场潜力将为世界添活力。秉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地区消费也融入国家整体框架,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济南德州泰安携手!两集群入选2025年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济南德州泰安携手!两集群入选2025年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通知称,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部署要求,加快构建区域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集群发展格局,根据《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认定办法(暂行)》(鲁工信规〔2023〕12号)和《关于开展2025年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