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时,毛主席见到陈赓,笑着问他:“怎么样,跟着我干可比老蒋强吧?”陈赓摇摇头,说:“我的大将不是您给的,是李聚奎给的。”毛主席一头雾水,不明白陈赓的意思。 李聚奎这个人,1904年出生在湖南安化一个穷苦农民家,从小就没过上好日子。1926年他投身国民革命军,先在唐生智的工兵营干活,后来编入彭德怀团。那时候北伐打得热火朝天,他亲眼看到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也接触到共产党员的理想,就渐渐向革命靠拢。1928年平江起义,他跟着彭德怀加入红军,从排长干起,一步步升到团长。1930年反围剿时,他指挥部队在五门岭设伏,活捉了张辉瓒这个敌师长,那仗打得干净利落,红军歼灭敌军9000多人。这事儿让他在军中名声大噪,证明了他带兵的本事。接着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他升任红九师师长,又在大龙坪战役中用40分钟端掉敌52师师部,俘虏李明和300多人。聂荣臻为此给他发了红星奖章。这些经历让他成了红军中能打硬仗的骨干。 话说长征那会儿,李聚奎的角色更关键。他率红一师当开路先锋,突破蒋介石层层封锁线。在湘江战役,敌军20万兵力堵截,他指挥部队在觉山铺死守两天两夜,顶住飞机轰炸和敌师轮番进攻,付出巨大代价才护住中央红军渡江。后来强渡乌江和大渡河,他部队又是先头,涉水架桥突击,确保主力过河。1936年红军会师后,西路军西进河西走廊,李聚奎任第九军参谋长。部队孤军深入,遭马家军围堵,失败后他率残部东撤。在祁连山雪地里,风雪交加,士兵掉队严重,他组织分散行动。最后只剩一个警卫员,他换上破衣扮乞丐,夜晚赶路,白天藏身,吃野菜喝积水,历经两个月跨越黄河,找到红军主力。这段乞讨千里寻党的经历,体现出他对革命的坚持。 抗日战争爆发,李聚奎转战黄河以北津浦路以西,当八路军129师386旅参谋长,配合陈赓破坏日军交通线,炸桥截车,立下不少功劳。解放战争中,他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参谋长,从东北打到海南,确保补给线不断。1950年志愿军入朝,他负责后勤,建立炸不断的运输线,美军司令都佩服,说战后想见这个人。这些事儿说明李聚奎不光会打仗,后勤保障也一流。1955年他调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没授衔,但三年后补授上将,回军任总后勤部政委。 陈赓呢,1903年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将门家庭,祖父是湘军将领。他小时候就从军,1916年入伍,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当连长,在东征中救过蒋介石一命。那时候他还年轻,战功显赫,但对国民党失望,转向共产党。1927年南昌起义,他参加其中,后去苏联学情报技术,回国后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负责保卫和情报。1931年到鄂豫皖苏区,任红四方面军第12师师长,1932年腿伤到上海治疗,还见过鲁迅。长征中,他率队掩护中央机关,跋涉草地河谷,多次负伤但坚持下来。 抗日时期,陈赓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李聚奎当他参谋长。部队在神头岭设伏,歼灭日军1500多人,又在响堂铺截击运输队,摧毁车辆歼敌1000多。这两个仗打得漂亮,386旅成了抗日劲旅。1945年,他指挥部队进河南,建立豫西根据地。解放战争,任第四兵团司令员,率部进军大西南,解放成都。1950年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1951年志愿军副司令员,指挥铁原阻击战,粉碎美军攻势。这些经历让他从情报到指挥一线,都游刃有余。 1955年授衔前,陈赓和李聚奎聊天。陈赓开玩笑,说自己红军时期没正式当过师长,怕影响评衔,让李聚奎在徐立清核实资历时,说他接替过李聚奎的师长职务。李聚奎老实,信以为真,就按这么说。徐立清听了虽困惑,但记下来。结果陈赓获大将,后来在仪式上,他说这衔是李聚奎给的。这事儿是个玩笑,但反映出两人深厚战友情谊,也显示陈赓爱开玩笑的性格。李聚奎没多想,就帮了忙,体现了他的耿直。 授衔后,陈赓担任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还兼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他推动学院建设,在哈尔滨选址,设空军海军工程系,引进苏联专家,培养国防科技人才。学院按军兵种培训军官,确保军队现代化。1961年他因心脏病在上海去世,享年58岁,去世前还在写作战经验总结。 李聚奎1955年没授衔,因为调到石油工业部。他组织新疆勘探,1955年黑油山出油,发现克拉玛依油田,面积130平方公里,可采储量超1亿吨。1956年他向中央汇报,推动松辽华东勘探局组建。1958年补授上将,回军任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总后勤部政委,调整补给体系。199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临终前,他嘱托子女,一生为党奋斗,无财产遗产,只抄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交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