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一次,福州军区司令韩先楚上将进京开会,特意去看望老首长徐帅。硬着头皮,吃完了一碗

一次,福州军区司令韩先楚上将进京开会,特意去看望老首长徐帅。硬着头皮,吃完了一碗合子饭,肚子里是直翻酸水。回到福州后,韩司令还对夫人讲:“徐帅家的饭,实在太难吃了,我捏着鼻子往里灌。”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徐向前元帅素有"布衣元帅"的美誉,其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在军内外广为传颂。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徐向前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旧衣粗食,从不讲究排场。

这种生活态度,也让他与战友们的交往中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在众多与徐向前交往的战友中,韩先楚上将的故事最为人津津乐道。

这位四野名将,在东北战场上让国民党军闻风丧胆的"旋风司令",早年却是徐向前在红四方面军时的老部下。

长征途中,韩先楚在定边战役中崭露头角。

正是徐向前慧眼识珠,发现了这位年轻将领的军事才能,并推荐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深造。

抗战爆发后,两人虽然分属不同部队,但情谊从未间断。

解放后,韩先楚常去徐向前家中拜访,却总在饭点前匆匆告辞。

原来,这位南方出生的将军实在吃不惯徐家的山西风味"和子饭"——一锅乱炖的粗粮杂烩。

第一次尝试时,韩先楚硬着头皮吃完,回家后忍不住向妻子吐槽:

"徐帅家的饭真难吃!"

从此再不敢留下用餐。

与韩先楚的反应截然不同的是开国少将王英高的女儿王彦彦。

这个活泼的小姑娘是徐向前儿子徐小岩的同学,经常在徐家吃饭。

她不仅不挑食,还特别喜欢徐家的一道野菜——马齿苋。

有次回家告诉母亲在徐伯伯家"吃了草",引得大人们忍俊不禁。

王彦彦长大后与徐小岩喜结连理,成为徐家的儿媳妇。

她延续了徐家勤俭的家风,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深得徐向前夫妇喜爱。

这段姻缘,也成就了两家革命情谊的佳话。

徐向前的生活作风影响了许多人。

他常说:

"旧社会老百姓还饿肚子呢,我们有得饭吃就行了。"

这种朴素的生活哲学,不仅体现在他的衣食住行上,更渗透在他待人接物的点点滴滴中。

即便贵为元帅,他待客的饭菜依然简单实在,从不因客人身份而改变。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回望徐向前元帅的简朴生活,不禁让人思考:真正的品格与地位无关,而在于能否始终保持初心。

徐向前用他一生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革命者的本色,什么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徐向前元帅的简朴不仅体现在饮食上,他的衣着同样朴素。

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徐帅的军装总是洗得发白,补了又补。

有次接待外宾,工作人员建议他换套新军装,他却说:

"衣服干净整洁就行,不必讲究新旧。"

这种节俭作风,让许多来访的外国友人都深感敬佩。

徐家的家具也十分简朴,客厅里的沙发用了二十多年,弹簧都松了也不舍得换。

徐帅常说:

"这些东西能用就行,不必追求奢华。"

他的书房里,书桌油漆剥落,椅子吱呀作响,却始终陪伴他批阅文件、读书看报。

徐向前对子女的教育同样严格。

儿子徐小岩从小就要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从不享受特殊待遇。

有次学校组织春游,徐小岩想多要些零花钱,徐帅严肃地说:

"别的同学带多少,你就带多少,不能搞特殊。"

这种严格的家教,培养了徐小岩独立自强的品格。

徐向前元帅的简朴生活,不仅是一种个人习惯,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展现了革命者应有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主要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布衣元帅徐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