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株洲1112家工会驿站成为户外劳动者歇脚地——躲进一门享清凉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李永亮

一道玻璃门,隔开高温与凉爽。

8月5日11时,株洲市河西黄河南路,室外体感温度38℃。

推开这道玻璃门前,环卫工王师傅已在人行道上清扫半小时。烈日炙烤下,他一身汗水,又热又渴。

门推开,一股凉意扑面而来,顿感舒适。他走到饮水机前,接下一大杯水,咕咚咕咚喝个痛快。

这个屋子,门上挂着“建宁驿站”牌子,是2020年前后株洲新建的一批高标准公厕,曾作为典型获全国推广。两年前,株洲市总工会在这里加挂“工会驿站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家”牌子,以解决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

驿站主要分为两个区,进门左边为如厕区,右边为休息区。休息区20余个平方米,摆了1条长椅和3套一体的座椅,饮水机、冰箱、微波炉、医药箱等设备设施一应俱全。

高温酷暑,驿站内有8人在休息,除了环卫工王师傅外,还有快递小哥、路边停车收费员、网约车司机等。

驿站洁净。记者好奇地打开冰箱,里面有一个塑料饭盒。负责驿站保洁的大姐说,时常有在周边工作的环卫工、路边停车收费员将中饭存在这里,到点再过来用微波炉加热、就餐。

快递小哥张诚说,他手机上安装“诸事达”App,点击进入“城市地图”,屏幕上就会弹出一张电子地图,标注了城区所有“工会驿站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家”。有需要,他会选择就近的驿站落脚。

“不但能上厕所,还解决了补水、充电、休息等问题。对我们这些每天在大街小巷穿梭的人而言,太友好了。”网约车司机郑先生说。

近两年,株洲整合资源、科学布点,在全市建成并开放1112家“工会驿站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家”,借助网络平台“诸事达”App,为劳动者提供就近指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