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定乾坤!农民出身的“炮神”陈宝柳,榕树下的雷霆一击。 1945年,在山上休息的迫击炮手陈宝柳,忽然发现30多个日军和几个女人,正在不远处的榕树下嘻嘻哈哈。他感觉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就赶快悄悄架起迫击炮。 陈宝柳生于1922年浙江温州瓯海区的贫苦农家,从小辍学种地,因饭量大、个子高,被村里人笑称“铁牛”。1943年,他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只训练20天就上了战场。 第一次交锋,他装死躲过屠杀;加入大刀队冲锋,却被日军刺伤大腿,挨了团长痛骂:“饭吃得挺多,鬼子没杀几个!” 转机出现在部队分配迫击炮时。团长看中他力气大,指派他扛60斤的炮弹。谁料这个“庄稼汉”竟是无师自通的天才炮手,半个月练出85%命中率,三发炮弹能精准覆盖日军密集区。战友惊呼:“这小子是‘炮神’转世!” 1945年那个午后,陈宝柳伏在山坡侦察。榕树下30多个日军和5名女子(后证实为女汉奸)嬉笑打闹,浑然不觉死神逼近。他心跳如鼓:呼叫援军?来不及!独自开炮?一失手便暴露位置。 电光石火间,他拇指一竖测距,炮口微调。 第一炮:炮弹正中树根,十余人血肉横飞; 第二炮:日军惊散逃窜,弹片如雨泼洒; 第三炮:补射死角,残敌尽数歼灭。 全程仅隔3秒,40多名日伪军无一生还。清理战场时,战友发现弹坑呈三角分布,连呼“神迹”! 抗战胜利后,陈宝柳拒打内战,回乡务农。但“炮神”传奇未被遗忘,2015年,93岁的他戴上“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22年百岁寿辰时,仍精神矍铄给孩子们讲战场故事:“当年啊,我就想,绝不让鬼子踩咱中国的土!” 陈宝柳本是个连战术都不懂的新兵,却用天赋与决断改写命运。他的故事藏着乱世英雄的密码。 装死逃生、白刃负伤的经历,让他学会“冷静比蛮勇更重要”;炮轰汉奸时毫无犹豫,“背叛祖国的事,忍都不肯忍”;建功后悄然归田,只因“战士的荣耀是守护,而非厮杀”。 今日,榕树下的炮火早已散尽,但陈宝柳们的选择仍叩问着我们,若时代需要挺身而出,谁能断言自己不是下一个“炮神”? 权威信源:抗战老兵陈宝柳事迹载于《浙江日报》2022年“百岁抗战英雄”系列报道,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档案可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