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 泰国突然宣布了! 8月5日,泰国财政部突然宣布:要拿出200亿
不可思议泰国突然宣布了!8月5日,泰国财政部突然宣布:要拿出200亿泰铢(约36亿人民币)补贴企业,帮它们应对美国加征的36%关税。美国市场对泰国出口意义非凡,泰国出口总额近两成销往美国,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等关键行业极为依赖美国市场,近期美国加征这些商品关税,直接冲击泰国出口企业经营。比如泰国一家轮胎厂,本来每条轮胎赚得就不多,现在美国一加税,每条成本直接涨了100多块人民币。泰国政府推出的200亿泰铢补贴计划看似慷慨,实际操作却让人摸不着头脑,一方面声称要补贴企业关税成本,另一方面却取消了太阳能板和汽车配件厂的税收优惠。泰国政府出台新规加强用工管理,要求工厂雇佣泰国本地员工的比例必须达到70%以上,目的是为本国中低技能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企业需要调整用工结构,增加招聘和培训本地员工。此次新规将外籍高管的月薪最低门槛大幅上调至3万元人民币(约合15万泰铢),此举一方面期望凭借优渥薪资招揽高端人才,为泰国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另一方面,要防止外籍高管凭薪资优势过度挤占本土管理人员的晋升通道与发展空间,促使企业选聘外籍高管时谨慎考量,推动泰国产业升级转型。此外,政府将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违规企业将面临罚款、停业甚至吊销执照等处罚,同时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与培训服务,保障新规平稳实施。眼看硬扛不是办法,泰国副总理赶紧带团去美国谈判,还拉上越南一起,想跟美国"讲讲价",但业内人士普遍不看好——美国这几年贸易政策很强硬,连欧盟的面子都不给,泰国和越南的"兄弟联盟"恐怕也难有太大效果。另一条路是开拓新市场,比如欧洲、中东,可问题是,这些谈判谈了十几年都没结果,远水解不了近渴,有些工厂可能连今年都撑不过去。泰国这次砸钱救市,反映了很多出口型经济的通病,太依赖某一个市场,政策又不够灵活。短期来看,200亿泰铢确实能救急,但长远来看,如果企业不升级技术、不培养本地人才,光靠补贴迟早还是会被淘汰,看看隔壁越南,同样被美国加税,但人家外资政策更开放,吸引了不少大厂投资,抗风险能力就强很多。泰国政府现在的做法有点像"一边加油门,一边踩刹车",既想保护本地就业,又不想放跑外资,结果可能就是企业被政策折腾得够呛,与其花200亿填关税的坑,不如拿一部分钱培训工人、提升产业水平,毕竟,靠补贴活着不如自己变强。